文◎李彥謀

上週五(11/21),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媒體進行一場「財經下午茶」座談,台上一字排開,都是具重量級的前財經閣員,陳博志、胡勝正、何美玥三位擔任過經建會主委,劉進興則是前勞委會顧問。針對國內當前經濟困局,民進黨的「財經影子內閣」夸夸而談,儼然要與執政的國民黨打財經戰,並為黨做寧靜轉型。

蔡英文多次強調,民進黨是個有執政經驗的在野黨,相較目前財經政策的紊亂,民進黨執政時的財經表現實際上是優於國民黨的。從座談會中,可以觀察出蔡英文的幾個領導模式,她理性論政監督政府的方式,是勝於用感性帶領群眾走街頭路線;面對黨內勢力的牽扯下,她可能採疏通以取代可能被制約的方式;對棘手的「挺扁」、「反扁」,柔性政策比強勢作為更能顯現她的風格。

首先,就馬政府緊急推出的「消費券」政策,民進黨半年前即主張以「退稅」方式刺激消費,該黨立院黨團也批評消費券是「走一步算一步」,跟著民意反應來調整發放範圍與使用方法,但此舉讓外界產生民進黨反對消費券的印象。不過以蔡英文的思維,認為消費券祇是諸多刺激消費的其中一個政策選項,民進黨不反對短期政策,重點在政策選項時,有沒有這樣的環境與條件,讓政策產生效果。

事實上,所謂的「選項模式」是蔡英文進入文官系統以來的標準作業程序,她盡可能避開二元「對、錯」的絕對選項,而是以外在環境是否符合內在條件為判斷準則。因此,沒有所謂好與壞的選項,祇有合適與否的問題。

回顧蔡英文上任黨主席半年來,她的「選項模式」運作,基本上與黨內還有不小落差,與各方勢力也還在相互磨合階段。例如她建議立院黨團多用理性方式問政,但得不到滿意回應;她認同明年縣市長以協調代替初選,遭黨內部分同志反對;她偏好以低調方式看待扁案,卻不被挺扁派諒解;她認為財經是現階段的議題,卻與認同「主權牌」的部分黨內要角看法互異。

蔡英文在民進黨最落難的時刻接任黨主席,外界期待她能為民進黨帶來一股清新的力量,甚至改造已腐敗的黨內沉疴。但當她還在為黨的財務全台奔走時,卻面臨扁案的挑戰。她下鄉與地方座談,用的是生硬的台灣話,學者形象也讓基層有些難以接近的感覺,這些比起她舉辦「財經座談」般的輕鬆寫意,與財經大師闡述財經問題的解決方法,確實有天壤之別。

因為財經議題重要,蔡英文已打算每週都要舉辦一次「財經下午茶」活動,針對振興經濟、提振股市、加強投資、失業率攀升提出對策,一般認為她仍會以「選項模式」來代替批評馬政府,但對於一向重口味的支持者而言,可能會格格不入。

黨內高層指出,作為反對黨,並不太需要提出對策,祇要針對政府施政缺失作攻擊就能獲取選票,但蔡英文大費周章延攬前政務官,協助黨提出多項財經政策,不見得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此舉曠日費時,對民意拉升還需假以時日,但這就如同創黨時的民進黨,以「民主」的訴求帶著國民黨往開放的道路前進。現在民進黨則要轉型,要以「財經」引導國民黨走正確的路。

不過即使先從財經議題著手,民進黨內還有問題存在。蔡英文私下表示,陳博志與胡勝正等人對財經的切入角度,就與陳明通或吳昭燮等卸任政務官不同。前者從經濟面下手,後者從兩岸與主權觀點進入,各有論點,但不一定適合同台演出。由此可知,蔡英文對智庫群的掌握仍是相當精準,而她也要負起協調整合的平台任務。然而比起上街頭抗議,相信蔡英文對「論政」還是比較樂在其中。

再者,主打財經路線,是符合目前國人殷切期盼,但是黨內可能如坐針氈,因為民進黨最熟稔經濟議題就屬蔡英文這群「財經小組」,對於其他多以「政治」或「法律」為背景的立委與民代,大概就要被晾在一旁,未來的反彈力量有多大,還待觀察,但相信蔡英文非得費一番手腳不可。

其實讓蔡英文傷腦筋的,大概還是黨內的「挺扁」動作。上週六晚「挺扁派」在台北圓山公園舉行「主權、民主、人權和公義」晚會,實際上就是挺扁大會。蔡英文只待了十分鐘就離開會場,讓在場的群眾有些錯愕,在台下還被群眾嗆聲,「不要切割陳水扁」!

蔡英文在簡短致詞中把焦點放在司法和人權,沒有提到「陳水扁」。然而她的神情木然、動作彆扭,怎麼看都有點被趕鴨子上架的味道,似乎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卻又無力反抗。在挺扁反扁的「選項」上,黨內鷹派並不給蔡英文太多空間,反而變成國民黨壓迫陳水扁、民進黨壓迫蔡英文的景象。

基本上,蔡英文具有女人長於溝通的特質,對於協調也有一套。她在陸委會主委任內,不論是預算或是法案,不少立委私下表示,對於蔡英文不厭其煩說服立委感到印象深刻。然而在民進黨內,卻有點施展不開,資深人士認為,蔡英文與傳統民進黨人特質不同,甚至還比較接近國民黨,黨內激進派打馬不成,祇好拿形象相近的蔡英文當出氣筒。

不管外界評價如何,蔡英文上任之初,就期待民進黨在下一個階段,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率的政黨,不但在內部整合機制及決策機制有效率,對外方面,民進黨也可以和不同政黨間做理性競爭或政策上的合作。他曾提出帶領民進黨的兩項優先目標,一是重新定義台灣的本土論述,二是重新思考對中國政權的外交,在「守護台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經貿間取得平衡。

不過歷經全代會、扁案、嗆馬大遊行、陳雲林事件,蔡英文對派系割據、人頭黨員、在野黨的格局、反對黨的力量、議會路線與群眾路線等的處理,都引起黨內不少反彈聲浪,這股勢力仍在醞釀擴大中,有可能對蔡產生領導危機。唯一比較占優勢的是,社會菁英基本上支持她,如果財經優先的走向能引起迴響,就能稍微壓制黨內反撲的力道。

民進黨內的「蔡英文路線」似乎已隱然浮現,財經議題優先、理性監督時政、少走街頭運動、低調面對扁案、重視人文關懷,基本上是這個路線的主軸。蔡英文也以「多重選項」作為溝通前提,以「後續影響」作為政策抉擇思維,她沒有提出漂亮的口號,沒有引人的動作,這種靜態改造民進黨的方式,能不能得到認同,特別是黨內團結,達到她的政治目的,應該還有不少挑戰。

<2008.11.27刊載於新新聞週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