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自民國五十九年復興高中成立後,直到七十七年內湖高中改制,這當中有十八年時間未有新的高中成立,面對人口急速擴張,升學日益受到重視,政府相關單位卻如植物人一般,對設立高中以因應社會變遷完全無動於衷,確實令人難以理解。

民國八十年間是北市公立高中成立最多的時候,共有十四所,七十年末成立兩所,九十年後則成立四所。這二十所新興高中當中,執牛耳的是校齡僅四年的政大附中,也是與師大附中唯二的兩所「國立」高中(其餘皆市立)。其去年錄取分數二百八十四分,北市第六,全國排名十一。

該校創立於民國九十四年,是繼師大附中後,台北市第二所國立大學附屬中學,相關升學資料在︽新新聞︾一一四0期「九大附中」專文中有特別介紹。

政大附中標榜自由學風、學生自治為優先。以無障礙、無圍牆、無鐘聲、無髮禁、無制服、無留級、無體罰為該校「七無」制度(有考慮設計紀念性制服,也有留級制度)。

該校學習麗山高中,開辦全台第二所「跑班教學制」高中,即每節課都在規定的學科教室上課,老師待在特定的教室而由學生跑教室。學校每間教室皆有「名字」,例如國文教室有孔子、莊子、張愛玲教室等,數學教室有尤拉、高斯、柯西、海佩蒂亞等,每間教室皆以其學科歷史上富有學術聲望之人士命名,還有如道耳吞(化學)、孫逸仙(公民)、南丁格爾(護理)、貝多芬、莫札特(音樂)、陸羽軒(茶藝)、張大千(美術)、愛迪生(生科)等,堪稱特別。

松山高中,二百八十二分,北市第七,全國第十二。該校創立於民國四十七年,七十八年改制高中。因校方態度積極,使「松高」成立僅二十年便躋身「明星高中」之林。近幾年其台、清、交、成等名校錄取率近四成,去年錄取台大比例全國第十四,實力能直追其他傳統高中,算是眾多新興高中的佼佼者。

該校是信義區第一高校,附近的拇指山與四獸山,因青翠山巒被稱為「校山」。「松高」的「柳絮紛飛」是八十九年開始的傳統活動,高三畢業生考完畢業考當天,全校師生聚集教室走廊,於倒數聲中,無數的碎紙片在學生手中頃瀉而下,紙片飄飛於中庭,在五月的陽光下閃爍著的光芒,配合氣球在下落的紙片裡上升,飛躍於曾經歡樂的校園、飛揚在信義區的天空,代表鵬程萬里。

松山高中近年積極打造品牌,其中籃球隊遠近馳名,是高中籃球聯賽(HBL)相當知名的球隊之一,以超強的防守著名,被稱為「綠色神盾」。「台灣最接近NBA的籃球員」陳信安,就是出身「松高」。

大同高中,位於中山區傳統社區,二百七十九分,北市第八,全國排名十七。該校創於民國二十四年,八十一改制為完全中學,其校園規劃融合固有傳統建築及西歐古典外觀造型,先後開闢「龍池」、「鳳園」及「至聖園」、「至誠園」、「至善園」三個庭園,被全國建築公會評為八十三年度全國高中特優學校建築。

近年來,大同高中考取台、清、交、政、成錄取率約在二十至二五%左右。今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有兩位學生成績達到滿級分,創下立校以來的歷史紀錄。

麗山高中,內湖區第一高校,二百七十八分,北市第九,全國第十七。該校成立於民國八十九年,短短數年便擠入北市前十名、全國前二十強,實力不容忽視。事實上「麗山」是北市府重點栽培學校,也是國內第一所以「科學教育為發展重點」的高中,注重具有數理特殊長材的學生,各科設有「專題研究」課程,培養學生以自主研究方式進行專業的學習能力。

「麗山」亦與美、英、新加坡等國家的中學簽訂交流計畫,寒暑假有交換學生制度,是吸引學子選讀的誘因之一。去年該校考取前五大名校比例為二四.二%,台大錄取十二人,錄取率四.三%,國立大學錄取率約四十%。

松山區第一高校是中崙高中,二百七十七分,北市第十,全國第二十。民國九十一年成立,該年新生錄取PR值就達到九十三,近年持續攀升,去年已達九十五,頗具水準。大學錄取方面,前五大名校錄取率十五.六%,台大錄取率全國排名二十七,皆屬佳作。

「中崙」位於松山區精華地帶,交通便捷,鄰近東區與信義計畫區,與國父紀念館亦不遠。九十四年在北市與微軟合作下成為全球第一所未來學園,提高學校科技與進步性,都是讓「中崙」排名躍升的因素之一。

大直重劃區的第一高校是大直高中,二百七十四分,北市第十一,全國第二十五。民國五十二年成立時為初中,曾是北市南區初中聯考的明星學校,八十七年升格高中,是所完全中學(請參閱︽新新聞︾一一三九期-「完全中學前十強」)。

該校近年來逐步建立國、高中之學業性向資優班,並鼓勵高中部普通班學生的專題研究課程。大直高中在為改制前,即是有名的大直國中,成立高中部後仍延續其傳統名校的優良品牌。

解嚴後北市的第一所高中-內湖高中,二百六十七分,北市第十三,全國第三十。成立於民國七十七年,也是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後,第一所新設立的高中(非國中部改制),校區因建築設計關係容易刮大風,故有「風城」之稱。

內湖高中去年國立大學升學率突破五成,不過學生程度大多介於國立大學後段與私立大學前段之間,前五大名校錄取率在十至十五%之間。該校「畢業洗禮水球大戰」聞名全國,甚至歷任市長都會積極參與,在畢業生繞行學校一圈之後,即開始在操場上以水球互砸,類似東南亞民俗「潑水節」活動。

西松高中,二百六十七分,北市第十四,全國排名三十一。該校成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原為西松國中,八十六年增設高中部,並改制為完全中學。今年(九十八)共七人錄取繁星計畫,有清大、成大與政大,卻沒有台大。去年大學錄取率方面,台大約一%,前五大名校錄取率約六%,國立大學則將近三十%,整體升學率九六%。

和平高中,二百六十六分(男生二百七十五分),北市第十五,全國第三十五。該校成立於民國三十年,原為國中部,八十三年改制高中。位於大安區的「和平」,男學生程度並不差,自然組比社會組要強。該校的台大錄取率不到二%,國立大學錄取率在三五%左右,總體升學率為九七%。

成淵高中,二百六十五分,與中正高中並列北市第十六,全國第三十八。成淵高中創立於民國前十四年,是台灣最早的夜間中學,四十四年曾設立高中部,後又取消,八十五年復改制為高中至今。「成淵」錄取台大僅一.二%,考取私立大學居多,如淡江、輔仁、東吳。不過「成淵」校風嚴謹,學生自律性高,也多循規蹈矩,是大同區第一高校,外界給予該校畢業生多正面評價。

明倫高中,大同區第二高校,二百六十分,北市第十八,全國第五十。民國五十七年創校,八十二改制高中。該校錄取台大不到一%,前五大名校約一.五%,國立大學在十七%左右。

士林區第一高校、北市排名僅十九的百齡高中,二百五十八分,全國五十七名。該校創於民國八十年,初為國中,八十八年設高中部,並改制完全中學。該校錄取台大也不到一%,前五大名校不到二%,國立大學近二十%。

內湖區第三高校的南湖高中,二百五十六分,北市第十九,全國六十一名。南湖高中校齡相當淺,至今才七年歷史,其建築物樓高十層,是北市「最高」的高中,每位學生使用的樓地板面積在各高中也是最大,其國立大學錄取率約二十%。

陽明高中與永春高中,皆為二百五十二分,北市排名二十一,全國六十五。「陽明」位於士林區,創校於民國五十六年,八十三年改制設高中部,成為完全中學,其國立大學錄取率也在二十左右%。

永春高中位於信義區,是該區第二高校,民國五十七年創立時國中,八十五年改制高中。原本該校的「菁英樓」曾是倉庫,校園內也如同廢墟,因吳武雄接任校長後與師生共同努力重建,使該校由幾近廢校而後煥然一新,其大學錄取率與排名相同的陽明高中相距不大。

華江高中,二百四十九分,北市排名二十三,全國第七十三。該校創立於民國三十四年,後經多次改名,至八十二年方改為華江高中。位於萬華區龍山寺附近的「華江」,雖是該區第一高校,卻在北市排名後段,也顯現邊陲行政區與老舊社區的高中未能獲得學子青睞。該校國立大學錄取率約十五%,前五大名校僅一%左右。

文山區除景美女中外,另一所公立高中即為萬芳高中,二百四十七分,北市第二十四,全國七十八。該校成立於民國六十九年,八十七年改制完全中學。全校依山而建,正門是全校最低處,操場卻位於最高處,因此除開學與結業式,鮮少被使用,遭批評為設計錯誤。

南港區第一高校南港高中,二百四十五分,祇能在北市排名二十五,全國則排名八十一。民國五十六年創立,當時屬台北縣立汐止中學分部,五十七年南港劃入台北市,校名更改為南港國中,於八十八年改制高中,成為完全中學。該校考取國立大學比例已不多,讀書風氣也不佳,曾有學生為此轉學至其他私校。

萬華區第二公立高校為大理高中,二百四十一分,北市第二十六,全國八十六。民國五十七年成立,八十七年改制高中,也是一所完全中學。該校錄取國立大學比例約十二%,整體升學率仍達到九十三%。

南港區第二高校育成高中,二百三十三分,北市第二十七,全國排名一00。該校創立於民國九十一年,與南港軟體園區、中研院為鄰,其國立大學錄取率約八%,總體升學率有九一%。

 <2009.04.16刊載於新新聞週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