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採訪整理◎李彥謀

兩岸關係對台灣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課題,祇能盡速的去形成一個讓台灣內部能做理性與開放討論的空間,然後追求共識,這個共識,是需要逐步去達成的。而兩岸的議題絕對不祇是兩岸之間的議題,它是國際戰略中,台灣跟中國的關係,也是區域經濟整合當中,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現在黨內對於中國政策要進行辯論,是要辯論能不能去登陸嗎?這種問題事實上是比較枝微末節,我個人也贊成中國政策是需要討論,但是前提是不能對中國政策預先設定立場。最重要的是,在討論兩岸政策的時候,必須先清楚知道台灣的價值是什麼?所謂台灣的價值,核心就是台灣的民主、民主化、本土化以及所帶動出來的台灣主體性。

台灣的民主是在華人世界裡頭,相對成熟的民主機制,它不僅建立起政黨政治、也建立起選舉所造成的政黨輪替與政權和平轉移。台灣的法治基礎也是相對穩定的,還有人權、自由,包括言論、出版、集會自由等等,相對於中國,差距是相當大的。所以民主、法治、自由與人權是台灣的一個價值,而和平、生存與發展是另一個台灣的價值。

我想惟有以這樣的價值來談兩岸關係,才會比較有意義,而且要考慮到整個形勢的改變,當瞭解兩岸與國際戰略的形勢之後,去找出兩岸的戰略,然後再進入比較細節的討論。而基本上,台灣的戰略應該就是我們是立憲的主權國家,不過中國並不承認,更遺憾的是執政的國民黨,在面對中國時,並不敢大聲說出台灣是主權國家這樣一個事實。這樣的前提,是論述兩岸政策與台灣主權時,最大的問題所在。

我認為國民黨必須認同、並且大聲說出台灣存在的事實,而不是一味的去屈服於中國所釋放出來的經濟利益,一旦這樣,台灣的核心價值就會喪失。「六四事件」二十年來,中國的經濟是改變了,改革開放帶來中國的經濟成長,但是卻沒有帶來中國的民主跟法治,所以台灣能不能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扮演積極正面的角色,我認為非常關鍵。

民進黨在執政時,對兩岸交流做過相當多的努力,有溝通、有談判,最典型的從香港模式到澳門模式等,又如春節包機以三個不同型態做漸進,甚至都談到週末包機,祇是中國不放;陸客來台也是一樣,中國不放;所謂「北邊航線」,國民黨說的「截彎取直」,當時民進黨都已經談過,因此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絕對不是保守、更不是鎖國。

因此如果說黨內要辯論,我倒覺得應該跟國民黨好好地來辯一下,什麼是現階段台灣所必要的兩岸政策?以陳菊去大陸,我如果是黨中央,我一定是肯定陳菊,不是因為我跟她過去是同一派系,而是她的行為足以表示國民黨去中國,是落入「一個中國」與「九二共識」的架構。

陳菊去是突破一中原則,更沒有提到九二,她以民選直轄市長身分到北京與上海推銷世界大學運動會,她選擇了一個好的議題,一個好的身分,絕對是好事。在時機上,我認為兩岸交流任何時機都是對的時機,祇要知道自己的身分,不落入中國的架構,我都認為值得去與中國交流。

民進黨一直有跟中國協商談判的能力,過去就有,執政八年也證明有此能力,而且在談判過程中,民進黨會堅守台灣主體性,也會堅守台灣的民主跟價值。不過民進黨無法改變中國對於他們自己國家主權的主張,但是國民黨卻是默認甚至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兩岸關係上,台灣不可能去改變一個中國原則,我們祇能在中國民主化道路上,以台灣民主經驗,讓中國社會與知識份子知道,有這樣一個典範的存在。現在的國民黨馬政府,讓台灣人民感覺到,如果沒有中國的善意,台灣就會完蛋。好的政府應該是給人民信心,但是我看不到國民黨對台灣議題的前瞻與方向,祇看到馬英九向中國的傾斜。

當然,中國也樂於見到這種情形,認為這是戰略的機遇期,就要牢牢掌握住這個黃金時期,中國原本以為的兩岸和解需要五十年、一百年,沒想到馬英九這個對手卻是這麼好搞,也許會將統戰時程縮得更短,所以我認為國民黨更有必要調整兩岸政策。

無論如何,當中國是對台灣具威脅與敵意的大國時,台灣應該需要多去瞭解中國,當我們去跟中國互動時,應該要求中國尊重並瞭解台灣存在的事實。我認為民進黨就是要大聲說出這樣的話,如果因此而使中國不讓我們登陸,那事實就很清楚了。

我祇能說,民進黨兩岸政策實際上是開放的,絕對不是鎖國,也在開放的過程中追求台灣的法理獨立。民進黨執政時兩岸交流頻繁,各項數據會說話,那些抹煞民進黨努力的輿論都該檢討。也許阿扁有一段時間是去衝撞中國的紅線,但是現在民進黨下台了,沒有本錢再去衝撞,所以祇要延續執政時的兩岸政策路線去走就好了。

<2009.06.11刊載於新新聞週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