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爭議二十多年的十二年國教,在一片質疑與批評聲中,於4月25日由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陳冲及教育部長蔣偉寧的共同拍版下確定上路。馬英九為了兌現個人競選政見,也為了留下「歷史功績」,不惜更換三位教育部長,祇是拼湊而出的國教內容,是留下政績還是罵名,有待檢驗。

今年一月底,前教育部長吳清基在驚訝、錯愕與遺憾中落寞下台,外界謂其提出的教育政策諸如「禁止師生戀」、「擔任校長者最好不要抽菸」等,是失去馬英九信任的原因;然而在總統大選期間,吳清基賣力在教育界串聯挺馬,卻仍未能保住官位,「推動十二年國教表面上態度堅定,卻有以拖待變的猶疑心理」,無法再等四年的馬英九,決定換上非「師範體系出身」的蔣偉寧。

蔣偉寧屬台大幫,留學美國史丹佛大學,土木工程背景,專長為風險管理、地震工程和橋梁管理等,入閣之前鮮少對教育政策發表評論,是政治圈的一張白紙,雖然有豐富的教育行政資歷,但是他在上任後三個月就毅然執行十二年國教,政壇人士指出:「沒有人情與包袱,蔣偉寧的人事鋪排顯然是政治至上的原則」。

透過蔣偉寧的「白手套」,馬英九推動了十二年國教,是民進黨政府想做卻未能完成的政策,「馬政府又把扁政府比下去了。」黨政人士表示,馬英九潛意識的認知,建構人民「國民黨是在收拾民進黨的爛攤子」、「祇有我才能推動龐大且複雜的百年大計」,是其施政的核心,「鄭瑞城、吳清基既然過於溫情,犧牲掉也無所謂」。

不過,十二年國教即使在兩年後實施,「馬祇成就了十二年國教之名,卻可能毀了十二年國教之實。」

回顧九年國教的推動,在當時威權體制下由蔣介石一聲令下,硬體與師資更是嚴重不足,雖美其名要減輕升學壓力,實行後的填鴨式教育更甚;當時混亂情形現在已經無人探討,代之卻是九年國教普遍提升國人的知識水準的評語。

馬政府是否也持同樣心態,若放眼於數十年後的歷史評價,對於短時間內的反彈,「忍一下就過去了。」馬英九曾經表示,目前社會各界還普遍存有疑慮,但台灣是個多元化社會,每一項體制都難免有爭議,所以政府會透過不斷溝通、達成共識,「一面做、一面改,台灣的教育體制,哪一個不是如此」。

馬英九如此心態,則十二年國教的「實驗性」就不言可喻,未來相關的特招、比序、學區、會考等出現紕漏,可以義正嚴辭地說,「建構式數學如此」、「廣設大學政策亦如此」,有了扁政府當墊背,馬政府可以做政治解讀與運作,至於受國教所累的學子,也祇能說抱歉。

2008年總統大選,謝蘇配曾匡列十二年國教為政見,馬英九卻是拒絕承諾,但他上任後汲汲營營於十二年國教,所謂何來?

事實上,十二年國教決策的真正力量,在於經濟部門,而非教育體系。當時對十二年國教不置可否的馬英九,在2009年由陳添枝擔任主委的經建會公布「新世紀第三期經濟建設計畫──民國98至101年四年計畫」,其中提及「補助弱勢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方案、產業特殊需求類科逐年實施免學費、實用技能學程免學費,逐年推動高中職三年免學費政策」。

此外,亦有「提高高中職就近入學比例,紓緩升學壓力」等構想,當時還被抨擊的內容空泛,加上「高中職全面免學費」沒有訂出時間表,亦未觸碰「十二年國教」核心問題,包括城鄉就學機會是否均等、弱勢地區高中職教育品質能否提升?

十二年國教會擴張政府支出,經濟部會的表態支持,經費就不成問題,教育部門隨即啟動。祇是吳清基接獲推動國教的政策,擺出陣仗認真研擬、下鄉座談,欲將師生權益面面兼顧,無奈空間趕不上時間。

2011年8年,吳清基向內閣簡報,七位閣員正反意見充盈,政務委員朱敬一還建議延後一年實施,但回顧當時草案與今日版本差異並不大,又為何能夠在馬的意志下向前行?因為細節已經不重要、升學壓力不是重點、公平正義也是其次,而是歷史功業的誘惑大於一切,政治當然就必須凌駕於教育之上。

<2012.05.03刊載於1313期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