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彥謀

飛機仰角抬起45度,在台北天空盤桓繞過「101」摩天大樓,朝北北西方向往上海虹橋機場而去,座艙裡的蕭美琴,淺嚐服務員送來的飲品,「要到中國是如此的不易」,她刻意不去想太多,但是,「我會不會是第二個鍾鼎邦,消失在廣大的中國呢」?

蕭美琴在行前照例向黨中央報備,「如果我被扣留、或者失去訊息,你們要來營救我。」走下機艙,與「台灣民主基金會」的團員魚貫進入海關,她告訴自己,「凡事小心」。

到過無數國家,走過上百個機場的蕭美琴,無心留戀於虹橋機場內的建築與裝飾,「我只是單純來參加上海東亞所的研討會,會議結束我就即刻回台」。

她選擇提前返台,蕭美琴納悶,「這趟上海行,我只告知江春男(政論家司馬文武),為什麼媒體會知道」,低調、隱晦前往中國,她不是「中國琴」;回台20年,她為台灣的外交付出青春,「民進黨的創黨與中國沒有關係,台灣與中國沒有深仇大恨」,但多待一天,她卻有更多的機會被政敵扣上紅帽。

2007年起,經常會在國際場合碰面的上海東亞所學者們,就向蕭美琴陸續提出邀訪,「顧慮到總統大選、兩岸氣氛的緊張,我覺得時機不宜」;這次,有民主基金會的背書,她以董事名義出訪,「我們要突破中國,還是要瞭解對方,如果不接觸,雙方鴻溝只會愈來愈大」,「但是我們也要顧及支持者的感受」。

在蕭美琴的心裡,中國只從國民黨來認識台灣,絕對是很片面的,中國若沒有認識且體會民進黨所代表另一半的台灣,對台政策也會是偏頗,更不會讓台灣人民感到善意。

即使她在上海停留時間僅約一天半,而且全程都有情治與公安人員隨行在旁,「中國對我們監控是如此緊迫盯人,顯示他們也很小心」。

事實上,羅致政三月去中國參加會議,與此時的蕭美琴對比,被關注程度與政治性聯想都較小,而且新系大老洪奇昌才剛去沒多久,上周游系立委林佳龍也才結束對岸的論壇回台,差別待遇何以如此?

其實,熟知蕭美琴的人都知道,她是台灣主權立場相當堅定的綠營公職之一。幾年來,她在外交場合受到中國官方的打壓與欺負,是非常人所能感受;過去四年,她還是蔡英文的重要策士。嚴格講,在獨派人士逐漸凋零下,她是少數幾位還在國際上為台灣奔走的奇耙;然而不知是否紅顏命苦,外界追逐她的感情生活,甚於她美麗的外表下,在乎的是台灣的未來。

「中國對我來說,其實沒有很深的感受」,與多數台灣人民一樣,中國只是一個名詞,倫敦奧運的中國人光榮,與台灣的共鳴其實很小,「它是我去過的國家中的其中之一,我知道它對我們還有敵意,它認為經過國民黨就能搞定台灣」;「中國對付國民黨已經有一套心得」,這個心得是甚麼,「是利誘、還是買通?」蕭美琴並未明講。

「但是我要說,民進黨員前進中國,是不可避免的事,前提是要站穩台灣的立場,更不宜在中國有投資或與其有利益上的掛鈎,這樣我們的腰桿子才能挺得住。」

上海,向來是中國最進步、開放的城市,當年的「十里洋場」已經不復見,上海灘的恩怨情仇一幕翻過一幕,但走在非常有時代意義的城市一隅,蕭美琴的內心充滿著複雜、卻又如寧靜的海波一般;ECFA牽動兩岸經貿,「1包張君雅小妹妹的泡麵,在此要賣10元人民幣;4顆芒果要價1千元台幣」,蕭美琴見識到上海人的消費力。

「中國要邁向世界大國,我也衷心期盼,但這個過程還要有相當多的奮鬥」,「人文素養、民主人權的改革,這是所有人的願望」。

曾經期待蔡英文勝選而重新執政的蕭美琴,知道國內仍有一群人不放心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我們八年執政不是一事無成,很多政策是在當時開啟的」,「民進黨若重新執政,不能再仰賴技術官僚,必須培養談判人才,而且一定會面對到民、共的談判」。

相隔10年後再度登陸,「想了解對方的不只是民進黨,中國也很迫切,但這10年雙方的心態並未打開,還是以原有的視野看對方」,有點遺憾、感慨的蕭美琴,卻又不失面對中國的信心與勇氣。

<2012.08.23刊載於1329期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