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林小姐,台灣土生土長的外省第二代,爸爸是老兵,1987年政府開放國人至中國探親,她看到父親返鄉的照片,多幅令人感動、鼻酸的畫面,愛國心油然而生;原本她就是強烈主張兩岸統一的極端紅派,決定在台灣完成中學教育後,要到中國讀書、就業,甚至定居。

12年後,約莫2009年,在台北的街頭,那位臉蛋豐腴、梳著輕俏捲髮的林小姐,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女兒,走在熱鬧的忠孝東路,看著玻璃櫥窗內的精品,還不時逗弄著嬰孩。她,為什麼出現在這裡?因為,「我討厭中國,我支持台灣獨立」。

這樣直接的回話,著實讓人吃了一驚,從深紅到深綠,她是經歷甚麼遭遇,讓她有如此大的轉變?

高中畢業後,林小姐到江蘇南京大學就讀文學院,畢業後繼續攻讀研究所,期間半工半讀,「沒到過中國,不知道中國的黑暗面」,「因為去過中國,發現兩岸的人文、思想、制度,真的差太多了」,「我不會想去擁抱那樣的國家,很不自由,我覺得台灣才是我的家」。

她是兩岸還未正式開啟學術交流的「偷渡者」,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年,很多老兵回到大陸探親,雖然老淚縱橫,但是思鄉之情與故土臍帶,卻很難召喚他們認同祖國,而是紛紛回到台灣,堅定落地生根,回歸祖國之夢遠矣。

開放老兵探親,是蔣經國獨排眾議,當時在保守的國民黨內,很多人憂心台灣將遭滲透;2011年,在馬政府時代,兩岸正式開啟學術交流,單是制定陸生來台政策,就僵持多年,這回輪到保守的民進黨擔心台灣會被統戰。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台灣還是台灣、中國還是中國」,兩岸誰也沒有改變誰,甚至,認同台灣的人愈來愈多。

前述的林小姐是標準的「陸歸派」,根據近十年來官方所做統獨調查顯示,支持獨立的民眾從三、四成,到目前是穩定居於七成以上,之所以如此之高,陸歸派帶回較多負面的中國經驗,或許也是關鍵之一。當台灣人愈瞭解中國,愈擴大與中國在學術或商業的交流,兩岸的距離似乎愈來愈遠。

中國也有「台歸派」,大多屬於未正式開放前的「偷渡客」,以短期進修或交換學生居多,對台灣的感覺只是蜻蜓點水,真正第一批台歸派,還需要三年時間。台歸派未來帶回中國的,知識技能只是其次,他們在台灣所感受到的人文、自由的空氣,恐怕才是值得內省與轉化大陸內在價值的觸媒。

如果從大歷史的角度審視,當時陸生來台政策引發朝野在國會的強烈對峙,已顯得微不足道,尤其是「三限六不」歷經立法院四個會期、二度鎖門事件、一次肢體衝突、兩位教育部長下台,顯示政黨偏狹的地域主義作祟成分不低。

今年三月,馬英九總統公開表示,應認真思考陸生政策的再行放寬,教育部隨之進行研究。這個當初有部分用意在於因應台灣少子化、挽救某些大學行將倒閉的措施,背後卻存在著更具意涵的兩岸交流。

只是,第一年開放給陸生的名額,入學率僅五成多;第二年招生情況更是慘淡,連五成都不到,很難想像,未來陸生來台的人數會呈現甚麼曲線變化,前景並不樂觀。

問題的癥結很簡單,陸生對台灣所開放的大學,較有興趣的多集中於整體排名居前的12所知名學校,有些名不見經傳的大學,對陸生的吸引力是「零」,換言之,不是開放台灣的學校給陸生,他們就會一窩蜂的來台,他們仍有選擇性。

台灣僅開放私校予陸生(大學部)選擇,這些學校在學術及聲譽上不及國立大學,陸生何苦大老遠跑來台灣求學,而且學費也不便宜,不如重考他們在該省的大學。也因如此,來台陸生的水準,絕對不是中國的頂尖份子,而是中等以下的學生;如果台灣想用陸生填補大學招收不足的困境,可大方廣開名額,然而,這樣的方式,將與歐美及港星國家的教育及人才政策背道而馳。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於今年四月,說了一段令台灣震驚的話,他提到新加坡如果阻止外國人才進入,將會重演「台灣故事」,喪失在全球的競爭優勢。簡言之,所謂「台灣故事」,就是指台灣並非是在吸引外國人才,包括目前的移民政策與陸生政策都是如此,且尚達曼認為台灣已經喪失或即將失去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從這樣的邏輯推理而來,若陸生政策已經開放是成立的,則此開放所吸收到的是不是人才?如果不是,那麼開放陸生的意義何在?這是一種真開放、還是假開放?重點是,政府究竟要的陸生是人才還是庸才?如果是人才,他們學成回國,較容易成為意見領袖,影響力應該比一般人大,這應該是台灣比較期待的結果。

香港在2006年公布「優秀人才入境計畫」,條件清楚簡單,目標明確,究其實,香港瞄準的人才,就是以中國大陸為主,第一批入港的看板人物,就是鋼琴家郎朗,隨後鋼琴家李雲迪也跟進;影星有湯唯、章子怡、胡軍;運動員則只要拿過奧運金牌立即批准,有「璇美人」之稱的劉璇,就是招牌。

新加坡則有「人才戰略計畫」,該國的政策也很清楚,就是要世界頂級人才,重質而不重量,知名大學都須前往進步國家招生,提供優渥獎學金,從學生到教授都不放過獵才的企圖心,有高階人才的入籍,提升國家競爭力當不在話下。

台灣的人才計畫,相較於港、星「有趣多了」,2010年經建會彙整一份三年期「人才培育方案」,其中有權責培育人才的共有「11個部會」之多,計畫項目更高達34項,雖然洋洋灑灑近30頁的報告,確有大而不當之感;而且這些多屬內在人才培育,吸引外國人才方面則付之闕如,與港、星的政策相當迥異。

10月3日,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向立法院提出業務報告,表示明年度的重要施政之一,就是多元培育及延攬科技人才,預計推動的「尖端科技人才國際培育方案」,鎖定在八項尖端領域,選送國內年輕博士前往德國、美國進行一到二年的公費研究,以厚植尖端科技產業人才;但還是不屬於向外獵才的政策。

對人才危機憂心忡忡的朱敬一,於八月初公開表示,台灣人才問題嚴重,主要有四大因素:「出國留學人數變少,來台的外籍人士多是藍領勞工,社會環境沒有新加坡等國際化,以及新加坡和中國大陸、香港都積極吸引台灣人才」。

朱的觀察,道破一個關鍵,也就是來台的外籍人士多是藍領階級。對照目前來台的陸生,他們大多不屬於人才庫中的高階層,這就顯示出一個可能的危機,陸生是從台灣學習到知識與技能,卻鮮少有高階陸生或外籍人士是帶著滿身絕技為台灣所用。

優質陸生不來台灣,參與「陸生三法」修法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一針見血地說,「因為沒有誘因」、「三限六不」顯示我們的自信心不足;她認為,「陸生來台我們可以反洗腦,讓他們愛上台灣的民主自由,也許不想再回大陸,願意成為中華民國國民」,「如果是好人才,發給他身分證有何不可」;「沒有獎學金、畢業後必須離台、不能留在台灣工作,應該是最先要被檢討放寬的部分」。

曾血戰「陸生三法」的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對於放寬「三限六不」持審慎態度,「逐步開放可以討論,但要優先保障台灣學生的權益,如果放寬而導致國人的相對剝奪感增加,如此的政策並非良善」,「民進黨不反對陸生來台,但是兩岸學術交流必須對等」。

管碧玲慨歎,「許多陸生來台前,被三令五申不得選修意識形態偏綠、偏獨的教授所開的課」,「包括我,還有徐永明(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的課,陸生不能擅自選修」,「陸生接觸不到台灣另一種聲音,對台灣也沒有幫助」。

對於人才,立委江啟臣認為不只陸生政策,台生的學歷認證也很重要,「政府必須正視公部門不承認某校學歷,但是私部門已經承認的問題」;「教育是一項產業,若要讓台灣有更高的競爭力,人才的回流是指標之一,除非國家不希望他們回來,否則擴大學歷認證就得嚴肅地去面對」。

台生留學中國有不少辛酸的故事,他們從「回歸」的情感、到現在慢慢因為「中國經驗」可能是未來職場的需要,而選擇到對岸,但是認同感淡了。陸生,其實對台灣充滿著好奇、嚮往,極度渴望瞭解台灣,他們不見得都帶著政治任務而來,卻也有認同台灣者。

但是,從兩岸學生交流政策,卻凸顯政府的基本立場愈形模糊?陸生來台未達預期效應,衍生出台灣的人才戰略計畫不明;過去「台灣奇蹟」的讚譽,已進入「台灣故事」的貶抑,政府與朝野政黨的主事者,還能不慎乎?

<2012.10.04刊載於1335期新新聞周刊><本文為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