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十月四日,廈門東山島,謝長廷、游芳枝、謝敏捷站在謝氏宗祠前,拿著三炷香行鞠躬禮,案前的貢品擺滿神桌,宗祠的香爐煙燻裊裊,連站在後排的謝團隊成員,也忍不住眼睛的迷濛。

此時的謝長廷,右手拿起手帕,左手摘下眼鏡拭淚,隨後,他在堂祠外以顫抖的聲音吟詩表情,「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就是這麼一滴男兒的眼淚,徹底改變了他的「開展之旅」,甚至有可能是民進黨破冰中國的「歷史之淚」。

政治人物流淚,司空見慣,泛藍的宋楚瑜、吳敦義、廖了以等是箇中高手,草莽氣息濃厚的民進黨卻很少來這一套,不論謝長廷是否真情流露,但在關鍵時刻能夠用上,就是彌足珍貴的臨門一腳。

行前,謝長廷都還不確定此次能見到的中國政治高層是哪位?陳雲林、還是王毅?前者是海協會會長,後者是國台辦主任,若見到他們,「謝長廷的等級就與江丙坤並駕齊驅了」,一位熟稔兩岸事務的人士這麼說;然而,不只這兩人都見到了,中共送給謝長廷額外的「大禮」,是專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戴秉國,謝長廷直呼,「是個意外」。

「聽其言、觀其行」,向來是北京看待綠營人士的基本規則,謝長廷雖是赴中的生手,但絕非門外漢,他對「政治表態學」精研已久,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慎終追遠與敬天法祖的虔誠,讓他甫登陸就一路綠燈到底。

謝的行程中,第四天下午,約有三個小時的空檔,這是中共為謝精心保留的彈性時間;謝若表現優良,則安排高層人士會晤,表現不佳,就是在北京城的胡同裡轉悠打發時間。

謝長廷在東山島的「好表現」,讓國台辦喜出望外,立即回報國務院,報告直達總理溫家寶的辦公室,經過兩天思忖,決定由與溫年紀相仿的戴秉國出面會見。

「謝戴會」,是在北京西三環蓮花池公園附近的政府辦公廳進行,雙方約定不公開,媒體均未接獲通知,謝系除了立委李應元陪同外,中方與會人員在默契下都不對外透露。雖然謝長廷會後表示,謝戴對談有各說各話的情形,但是據瞭解,戴秉國聽多言少,謝則闡述「憲法共識」與表達對「九二共識」的不存在立場。

面對民進黨外交能手的謝長廷,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敢怠慢地派出戴秉國,此人老成內斂,長期任職駐外大使與外交部門,也唯有深沉持重的戴,能夠讓謝「各自表述」;資深人士認為,戴銜命見謝,兩岸關係在中方的界定下,已不全然是國內關係,而是向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靠近,寓意深遠。

即將在十八大後卸任的胡錦濤,尚不敢保證「胡溫對台路線」是否依舊由習近平接續,他開了一扇門給民進黨,不啻是為「民共平台」搭起通衢,在他心中,兩岸統一大業若在百年後締造功業,史書將少不了胡錦濤。

民共高層得以接觸,不能不說是謝長廷與中共苦心孤詣的結果,雙方都知道,要到達彼岸的捷徑,是經過華盛頓。

九月初,謝長廷的廣播節目由子弟兵張嘉玲暫代兩周,外界並不以為意,然而謝長廷不是神隱,雖然謝辦低調表示謝乃前往美國省親,不過消息指出,謝亦在美國等候中共的消息。美方做為民共交流的中介者,是具有半官方色彩的智庫斡旋,當謝長廷獲知參加「調酒大賽」之外,仍得以有重要的行程安排後,即決定前往中國。

登陸行程確定,還有後續瑣碎的事務必須處理,謝的第一步,則是以越洋電話轉告李應元,代表謝探視陳水扁,亦即十年前阻止謝登陸廈門的統治者,同時透露謝可能訪中。另方面,謝表面上氣定神閒回到台灣,但在九月二十六日中常會後立即會見黨主席,進行「謝蘇會」,向蘇貞昌報告將以個人身分前往中國。

回台後的謝,行程滿檔,甚至推辭所有媒體邀訪,卻仍在九月二十七日,於百忙之中抽空前往北榮探扁,兩人盡在不言中。在取得扁、蘇的認同後,謝在九二八黨慶委婉表達有可能前往中國的訊息,「成則共享、敗則自擔」。

不少人疑惑,「為什麼是法蘭克(謝的英文名)?」美國與中國之所以能接受謝,關鍵在於謝提出具有理論基礎的「憲法各表」,其中隱含著「一中」或「兩中」的模糊地帶。這些意象通過美、中驗證,不僅謝稱「台灣不會被消滅」,連黨內的中國政策辯論,謝或許已不在意是否舉行。

藉由美國跳板躍入中國,「謝等於打通民進黨被閉鎖已久的任督二脈,重建民進黨與美國互信的基礎,也為十月底的蔡英文及十二月的蘇貞昌分別訪美做先鋒。」政壇人士認為,謝突圍中國,理性善意之舉,有助於證明「民進黨有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這些帶給黨內的,可能是一股無形的資產。

<2012.1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