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今年6月9日,是台鐵局成立125周年紀念日,在慶祝大會上,交通部長毛治國宣布,台鐵「CK124蒸汽火車」與日本「JR冬季濕原號」締結為姐妹車,他期許2012年是「新台鐵元年」,藉新購車種陸續抵台後,能增加營運方式、提升服務品質和營收,將虧損逐年打平,為台鐵建立新形象。

然而,不到半年時間,台鐵局送給毛治國的「大禮」,除了是外界詬病已久的虧損依然沒有起色外,更糟糕的是從10月中起,陸續爆發採購弊案,局內至少14人遭到檢調約談,7人被裁定羈押,兩名副局長鍾朝雄、黃民仁深陷貪瀆風暴,差點讓台鐵局高層被抓光光。

近年來,台鐵弊案已達26件,暴露出隱藏在政府官僚結構下的腐化與沈重包袱。台鐵成了毛治國手中的燙手山芋,致其在國會屢屢致歉,並飽受朝野立委的質詢及責罵。

台鐵從2005年起至今,平均每年虧損都有百億元之譜,由於它是公家單位,政府必須編列預算支應台鐵。雖然經營的並不突出,但是每天有60萬人次旅客量的台鐵,是部分國人重要的交通工具,不能任其關門。只是,台鐵若是持續擺爛,政府就得不斷從稅金中抽一部分去養活它,此絕非眾人所樂見。

當然,有識之士都很急,急著為台鐵把脈,諸如鐵路捷運化、服務親民化、路線觀光化等;對於負債,有人疾呼民營化、公司化,而建議台鐵活化土地、處理固定資產、解決逃票等情形的亦大有人在。只是台鐵局提出「資產活化償債計畫」,交通部對此似乎有所保留,毛治國也有解決問題的獨到觀點。然而,總歸一言,台鐵的經營績效沒有大幅改善,是一個鐵的事實。

能說台鐵已經病入膏肓嗎?擺在眼前的問題,台鐵每年虧損百億元,其中僅用在退休人員的撫慰金就占6至7成,費用如此之高,除非台鐵仍是獨占事業,否則根本難以紓困。

毛治國把退撫金、債務利息與老殘優待等因素,都列為所謂的虧損「不可歸責部分」,而將營運所產生的虧損列為「可歸責部分」,後者的缺口,平均每年約為30億元左右。若老殘票能獲政府補助、裁撤績效不佳的營運路線節省成本、以及杜絕逃票的情況,有機會將虧損降低至每年10億元左右,未來仍大有可為。

不可歸責的部分,台鐵局採取「以債養債」方式,只不過舉債已遠大於營業收入,在金融機構的授信評估上,已無大量借款額度,倘若金融機構停止借款,將產生立即且重大的危機,不可不慎。

台鐵局並非完全沒有奮起的決心,例如為了因應高鐵的挑戰,在2006年大手筆採購太魯閣號列車,當時被譽為是迎戰高鐵的「秘密武器」;只是這五年來,台鐵西部長程路線營運節節敗退,東部路線在重要假日仍然是一票難求,顯然只提升硬體設備,並不足以應付企業化經營的高鐵。

事實上,台鐵局對於弭補虧損而提出的償債計畫,是要利用資產活化開發收益,預估計畫完成可產生996億元淨效益,加計土地處分現金流入609億元,共有1605億元,不僅可償還債務,還能節省486億元利息支出。此舉若是可行,台鐵局預估至2028年,不可歸責債務僅剩146億元,與現在超過2千億元相比,有天壤之別。

若台鐵財務改善又能配合相關修法,應是相得益彰,因為有些還關係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協助,但是毛治國認為,「未涉及修法亦可進行」,致使監察院2011年對交通部提出糾正案時指出,「償債計畫並未上下整合,導致部長的意見與台鐵局所提方案意見相左」。

毛治國對於此次弊端發生,已採取行政處分,然而他提出的改善方針,又與立委們的期待有段落差,陳其邁就說,「毛部長的檢討報告千篇一律、了無新意,對於杜絕弊案收效不大」。

毛治國的改革分成二大部份,採購方面,亦即規劃設計階段改採逐級審查制度;採購過程皆透過電子化流程進行控管;將採購性質相近之標案合併或採複數決標、選擇性招標方式辦理,增加廠商投標意願,並預擬防制圍標措施;落實執行「政府採購法」等相關規定;參照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針對採購案件的驗收程序,所訂定的各項內部控制規定辦理調整。

對於採購人員的規範,毛治國打算定期辦理職期輪調;辦理採購人員講習訓練,熟悉法令及有關綁標、圍標態樣手法;慎選人員擔任採購單位主管。有關稽核制度,毛治國準備建立相關檢討機制,對於案件統計資料,分析其關聯性,檢討有無人為疏失或弊端。

此外,毛治國要推動成立「採購風險管理委員會」,從政策面、管理面及執行面落實內控機制,並納入段、處、局三層工作圈方式,結合外部專家學者參與委員會運作。

工程會也曾向立法院提出「防弊機制」的檢討報告,然而該委員會今年5月14日,才與國內工程界公會、銀行界等代表簽署「公共工程反貪腐宣言」,就因弊案爆發而「落漆」,近期在台灣各地所舉辦四場反貪腐座談會甫落幕,但效果如何,明眼人皆心知肚明。

工程會於報告中提到一個重點,認為採最低標決標結果,常造成低價搶標的惡性競爭,工程品質因此而低落,弊案更容易產生,所以工程會正在「宣導」工程採購統包,採最有利標方式辦理。

其他如標案將訂定妥適資格條件,或者是與法務部交換反貪腐機制等,但是這些原本就是政府的職責,問題是出在執行面上,向來都做得不夠徹底。

工程會還擬推動「三級品管制度」,認為其在全國有47個工程施工查核小組,每年約可辦理3千餘件工程查核,會不預警抽查工地、抽檢施工品質,嚴懲不法人員及廠商。

其實,這項行動從2012年10月份就已經啟動,抽驗12個地方機關的24件工程,其中有2件不合格,唯獨未抽查到南投縣長李朝卿遭收押的道路災修工程弊案,該案爆發數日後,工程會進入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勘驗三項工程,發現工程毫無品質可言,比豆腐還脆弱。但是,這些弊案都是調查局盯梢已久,工程會若沒有敏銳的嗅覺,往後的抽查行動,只會是跟著檢調的屁股走,不能防範於未然。

虧損、弊案兩大病灶,讓台鐵的百年風華殞落,這樣離譜的人為出軌,代價決不是電聯車出軌所能相比,只是這個黑洞要補到哪時候,人民的憤慨,執政當局與台鐵應該不能再充耳不聞了。

 

 

台鐵虧損主因

理由

說明

一、收入未能有效提升

1.運輸環境改變,受國道與高鐵等影響。

2.票價訂定缺乏彈性,費率受管制,自1995年9月以來,鮮少調整票價。

3.受「國有財產法」及「鐵路法」規定,無法提高資產開發收益。

二、支出面未能有效降低

1.舊制退撫金,1999年元旦起,台鐵退休人員退休金由退輔基金支應,因此每年須編列退休金、恤償金預算,約為66億元至69億元,約占虧損總額的7成。

2.債務利息,每年舉債所需支付之利息約為6億元。

3.老人及身障優待,台鐵均未獲得補助,以致客運收入短收約7、8億元。

4.服務性路線嚴重入不敷出,未能裁撤績效不佳的服務性路線,平均每年虧損約8至9億元。

三、實際運量遠小於損益兩平營運量

1.實際客運量公里數與貨運公里數皆低於損益兩平營運量。

2.旅客人數與貨運噸數皆低於損益兩平的營運量。

資料來源:台鐵局、監察院  整理:李彥謀

 

<2012.12.13刊載於1345期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