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布袋戲發展五大時期

 

年  代

名  稱

內  容

1850~1920

傳統布袋戲

使用八吋高小木偶,木雕彩樓後場手工演奏演出,呈現經典的「口傳文學」。

劇本依各朝歷史演義改編而成,劇情以中國歷代國家大事為主,描述各朝代政績、史實、征戰或保家衛民之事。

南派布袋戲:講求動作細緻口白文雅多詩詞,盛行於台灣北部。

北派布袋戲:又稱亂彈,擅長武打互動較多的武戲,盛行於台灣南部。

1920~1960

劍俠布袋戲

1920年代以後,多以身懷絕技的江湖奇俠、能人、協助正義人士打擊邪惡勢力為情節,超凡武功異於一般武俠硬喬硬馬的拳打腳踢功夫,因此被稱為劍俠戲。

劍俠戲偶可謂台灣布袋戲偶本土化的標竿,戲偶從泉州戲偶的造型中得到鬆綁,提供爾後電視木偶發展的空間。

1937~1960

宣傳用布袋戲

皇民化布袋戲與反共愛國布袋戲,主要發生背景乃日治時期和國府撤退來台時,為宣導政令、推展主政者政治意識,遂藉布袋戲演出加強效果。

反共愛國布袋戲,劇情內容多是強調共產中國的暴政及共產黨匪諜滲透、分化的教訓,雖無實際藝術價值,但展現布袋戲受時代影響下的堅韌生命力。

1950~現代

金光布袋戲

延續劍俠時期的武俠內容外,劇中人物多為仙道界練氣士成為「仙覺」,都練有護體金光,出場時多用彩布條搖晃顯示「金光閃閃、瑞氣千條」。

金光戲偶「大」、「奇」、「醒目」的特色,是台灣最具生命力的戲偶類型。

1970~現代

影視布袋戲

1970年代,五洲派的黃俊雄,以《雲州大儒俠》一劇,攻佔電視無線頻道,形成電視布袋戲的全盛時期。

1990年以後,大量引進好萊塢電影製作技術,使布袋戲的影像、聲光效果,更具震撼力及電影感。

2000年首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上映,結合傳統藝術與數位3D動畫,締造破億票房佳績。

2006年,《霹靂英雄榜之爭王記》於美國卡通電視網播映,成為台灣第一部登上全美電視網的戲劇節目。

資料來源:霹靂奇幻武俠布袋戲藝術展  整理:李彥謀

<2014.01.02.刊載於1400期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