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謀

1992年立法委員選舉,堪稱是台北市政治結構大轉變的關鍵年。立委選後,國民黨次級團體「新國民黨連線」成立,裂解國民黨為主流派與非主流派,隔年在趙少康、郁慕明等人領銜下創立新黨。民進黨同樣在選後,由兩位明星級立委陳水扁與謝長廷,創立正義連線及福利國連線,打破由美麗島系與新潮流系的雙元對峙局面。

台北市是國民黨1949年撤退來台後的中央政府所在,黨政軍系統高度聚集於此,藉地利之便,不需像在其它縣市以「派系治理」、「派系平衡」作為統治模式。甚至,在「黨內無派」的威權戒條下,首都政治都由黨中央一手指揮,透過軍、憲、警與特種黨部等網絡,貫徹選舉時的投票與配票任務。

只要能獲得黨的提名,國民黨的候選人都能得到黨部的配票支援,有不少當選的民代,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票來自哪裡?當時也少有民代做選民服務,而是經由國民黨的民眾服務社或婦女、社會團體代勞。早期的台北市議員,主要供國民黨妝點門面,以示清新形象,例如提名飛躍羚羊紀政、籃球國手洪濬哲等人。

從國民黨分裂出的新黨,1994年議員選舉即囊括二成選票,席次達11席,其大多數選票,來自國民黨內支持非主流的力量;然而隨著新黨內鬨,1998年選舉時議員席次呈現滑落,但得票率仍接近二成。

2000年總統敗選的宋楚瑜創立親民黨,仍是從國民黨內分裂的一股勢力,它的群眾沒有新黨般強烈的意識形態,更多的是對宋楚瑜的英雄崇拜心理。2002年議員選舉,親民黨拿下八席與17.6%選票,主要是吸收國民黨近8%與新黨近9%選票。換言之,國民黨分裂前與分裂為國親新三黨之後,選票板塊是沒有太大變動的。

2006年議員選舉,受制於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耀眼光芒,此時橘軍宋楚瑜欲振乏力、黃旗軍積弱不振,席次與得票皆大幅萎縮,選票快速回流國民黨,讓議員選戰回歸到傳統的國、民兩黨對決形態。

仔細觀察,國民黨目前的組織體系中,每個選區都還有能力拱一位「軍系」議員,如秦慧珠、汪志冰、戴錫欽、郭昭嚴等;部分選區則有警界、婦女會與大陸各省同鄉會的代言人,如秦儷舫、陳孋輝、楊實秋等。

至於從李登輝時代形成的本土派,以前議長陳健治為首的「陳家班」為代表,陳家班最多擁有八名議員,每個選區至少一位,1998年曾因議長選舉失利事件,集體退出國民黨團運作,檯面上的代表人物為陳政忠、陳錦祥、陳義洲、陳永德、李彥秀等人,進入馬政府任職喬委會副主委的陳玉梅亦屬陳家班。

在馬英九聲勢正旺時,不少議員自詡為馬家軍,如賴素如、闕梅莎、王正德、、王欣儀、厲耿桂芳;泛連系(連吳郝)除陳家班外,還有教育局長林奕華、甫接社會局長的王浩、議員吳志剛、葉林傳等。不過,隨著連勝文挾高人氣參選市長,「馬系議員」勢將投靠連家班。

民進黨自1992年到2000年之間,議員涵蓋各派系,取得中央執政權後,扁系、謝系與新潮流等有系統地耕耘基層,它們有能力在每個選區至少推出一位議員候選人並當選。其中,謝長廷從發跡的北區,已拓展實力到南區;反倒是陳水扁發跡的松山信義,難有立足之地,而士林大同等綠營票倉亦已不見扁系蹤影,兩相對照出扁、謝對於基層經營的差別。

謝系議員包括莊瑞雄、王世堅、顏聖冠、阮昭雄、王孝維、洪健益、張茂楠等七人,占綠軍總席次近三分之一;扁系僅有江志銘、李慶峰及劉耀仁;新系有吳思瑤、李建昌、許淑華、梁文傑、周威佑及徐佳青等六人,並且正在觀察高嘉瑜;偏獨派的有簡余晏和童仲彥,何志偉為綠色友誼連線,林世宗被泛歸為游系。

沒有建構如國民黨般的配票機制,民進黨在地方發展漸次從炮打市政議題,轉為攻入基層服務,特別是新、謝系的著墨頗深。值得注意的是,家族政治仍有一定發展,如立委薛凌之子何志偉、前立委顏錦福之女顏聖冠等;今年要參選的黃向群,母親為前立委藍美津;陳慈慧與許家蓓的父親分別為前議員陳碧峰、許富男。

無黨籍在政黨政治相當成熟的台北市幾乎沒有立錐之地過去幾屆掛上無黨色彩而能當選的多是國民黨背景如陳政忠龐建國陳錦祥秦儷舫等,他們忽藍忽無,主要還是迎合國民黨的配票所致。

<2014.03.06刊載於1409期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