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台北市是藍軍的大本營,民進黨要在一對一的選戰中獲勝,困難度極高。從1994年以來的台北市長選戰與總統大選,藍營從未打過敗仗。唯一的一次失利,就是1994年新黨趙少康分裂泛藍選票,但藍營支持者嚐到苦果之後,已學會如何棄保,綠營面對團結又不會分裂投票的藍軍,確實是束手無策。

過去五次台北市長選戰,民進黨四度派出天王級政治明星迎戰,票差從12萬到21萬票不等,得票率則在四成一至四成六之間;易言之,由巨星級元帥出戰,才能拉進差距至20萬票以內;至於2002年推出「二線將軍」李應元,得票率創下新低,票差更被拉開到38萬多票。

泛藍陣營除1994年有兩組人馬參選外,1998年與2006年亦有兩組人馬角逐,前者為新黨王建煊,後者為親民黨宋楚瑜,當年他們分別都是黃、橘軍的領袖級人物,特別是宋楚瑜曾經聲望如日中天,卻慘遭泛藍選民「棄保」得不成人形,僅獲4%、五萬多票的悲慘數據。亦即,為了保住泛藍最後的堡壘,藍營支持者可以六親不認。

姑且不論2002年那場「不對稱戰爭」,其他的四次選戰,泛藍整體得票率都相當平均,約為54%至57%;換言之,藍軍市長的基本盤約有五成五,相對綠軍約四成三,藍綠還有一成二的差距。如果泛綠要勝選,最少要從藍軍陣營挖走7%選票,這其中有多少屬於「選票可移動」的中間選民,值得綠營思索。

相對於市長勝選的高難度,市議員選舉或許是綠軍可以先行紮根之處。事實上,泛藍1994年以來,議員的得票率已從64%,下滑至57%;反觀泛綠則是從30%,擴增一成至40%,席次更來到24席,距離在議會取得過半席次僅差7、8席,若能在當選席次較多的士林北投、松山信義及大安文山等區,各增添2至3席,再配合其他選區提名與配票得宜,攻下議會並非遙不可及。

然而,民進黨本次議員提名策略較過去保守,擬提名27席(現任23席),若全部當選仍未過半,在擴大支持群眾與當選席次上,民進黨優先考慮後者,用意是保護不會有高票落選的遺憾,算是一次新的嘗試。同屬泛綠的台聯黨,則打算提名六席,是否造成泛綠相互搶票、導致落選頭一堆?還是增添當選機會,取決於人選及策略的運用。

如果泛綠把攻占議會席次列為優先任務的好處,在於此舉會對泛藍市長得票造成牽制作用。從統計數字可知,泛藍議員的基本盤要大於市長,隨著政黨政治的愈趨成熟,藍營議員與市長的得票率已經拉近,差距約2%。換言之,若藍營在議會的優勢不保,得票率下探至五成時,市長選戰就很有吃敗仗的可能。

不過,在中央級的選戰,藍軍則有愈來愈強的趨勢,綠軍的支持度則是被壓縮到四成以下,超過四成的是2004年總統與立委選舉。從最近一次中央及地方選舉觀察,綠營總統與立委選舉的得票率,平均會比市長及議員減少3%,這也是泛綠板塊可被移動的中間選票。

至於藍軍板塊,總統與立委的得票率,平均會較市長與議員的得票率增加3至5%,藍綠一來一往即有至少6%的差距。顯然的,有3%是來自於地方層級選舉投給綠營,但在中央層級選戰轉投藍營的移動選票。

也就是說,泛藍在攸關中央政權更迭的選戰上,於台北市並沒有太多的中間選票會流到綠營。因此,綠軍在總統或立委選戰層次上,僅能先求小輸,而小輸的前提是要固守中間選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擴大市長與議員的支持群,再徐圖延伸到中央層級的選舉。

值得觀察的是,謝長廷在2006年市長及2008年總統的得票率約為36%,其選戰風格柔和,兩岸政策主張亦不傾獨;然而蔡英文在2012年總統大選得票率近四成,她的中國政策卻較為偏獨,這樣的結果顯示,「人選」是選民決定投票的優先考量,台獨黨綱與承認九二共識與否,從選票上來看並不明顯。

事實上,藍營氣勢最弱的時候就是連、宋當家之時,因為馬政府上台後,即使前四年施政不佳,2012年連任時得票率還比2008年高,說明泛藍選民對馬英九厚愛有加,連帶使泛藍立委也多所得利。就綠營而言,有馬英九在的北市選戰,都是異常艱辛的戰役,只能期盼馬英九任期趕快屆滿下台,否則鐵板已踢到怕了。

連勝文不是馬英九,不過爆發力與個人魅力應該在乖孩子郝龍斌之上,基本盤五成五仍被期待;柯文哲雖非傳統的綠營政治明星,但是比起李應元及蘇貞昌等人更有地緣關係,若代表在野大聯盟,選票可望從近四成起跳。如果是由呂秀蓮或顧立雄上陣,現階段的聲勢並不高,前景並不會比較樂觀。

<2014.03.06刊載於1409期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