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首次升格的桃園市長選戰,國民黨現任縣長吳志揚,很有可能與四年前的「手下敗將」─民進黨鄭文燦再次過招。吳志揚有行政資源在手上及龐大的縣府團隊,能量比四年前更上層樓;鄭文燦則經過四年再歷練,讓「野百合經驗」在「太陽花學運」發聲,更增添對抗性,企圖心與膽識不小。

 

民進黨天王怯步桃園

 

吳志揚與鄭文燦,都是政壇的熟面孔,經歷過數次立委及縣長層級選戰,知名度不相上下,學識也在伯仲之間,從政經驗更是旗鼓相當。兩人參選對桃園選民並非新鮮事,「議題戰」是唯一能撼動人心的選舉話題,吳志揚有很多施政願景,鄭文燦則要提出強力批判與監督。

民進黨預計4月30日晚上進行市長初選民調,另外兩位參選人彭紹瑾與鄭寶清亦非泛泛之輩,不過坊間看好度,鄭文燦略勝一籌。但無論如何,彭紹瑾與鄭寶清都對吳志揚的航空城與炒地皮有相當大的質疑。不論民進黨最後出線者為何,都將是一場環繞「航空城」與「土地開發」爭議的戰爭。

原本這場升格大戰,民進黨地方有相當的聲浪,希望天王級人物能夠下凡角逐,不過蔡英文與蘇貞昌另有考量,游錫堃已在新北市屯兵積糧,呂秀蓮選擇挑戰首都,謝長廷要爭黨魁之位。據瞭解,天王之所以對桃園怯步,是衡量選民結構在拉高對決態勢下,對民進黨不利。鄭文燦既然能在2009年打出漂亮的赤壁之戰,因此並非天王就有更多勝選機會。

 

搶占市長寶座關乎中央執政

 

桃園縣人口已達206萬人,又緊鄰雙北市,北北桃是藍軍大本營,失守將危及中央政權。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當時台北縣長與桃園縣長分別是蘇貞昌與呂秀蓮,在連宋扁三強鼎立下,綠營顧守基本盤,最後陳水扁以30萬票之差,擊退聲勢強勁的宋楚瑜。

2000年陳水扁挑選的副手呂秀蓮,以桃園縣長身分帶職參選,陳呂配落後宋張配11萬票;2004年連任時,桃園縣長為國民黨朱立倫,但扁呂配僅輸連宋配十萬多票;2012年蔡英文輸給連任的馬英九近20萬票,也輸掉總統大選。如果說,民進黨在總統大選能在桃園將藍綠選票差距壓縮到十萬票左右,就很有希望拿下中央政權。重點是,「在野」的民進黨,若能搶占桃園縣(市)長寶座,更有機會讓藍綠差距縮小至10萬票上下,也就非常逼近中央執政了。

民進黨能在創黨14年後就締造政黨輪替,呂秀蓮1997年連任縣長是個關鍵,她的連任,則需要回推年初的補選。那時是由於1996年11月,時任桃園縣長劉邦友竟在官邸遭到歹徒行刑式、滅門般槍擊身亡,包括他在內共八死一重傷。

劉邦友命案引起全國注目,外界預測兇手動機可能與桃園土地開發糾紛有關。就在訊息紛亂的同時,國民黨黑金問題也浮上檯面,民眾質疑一位縣長及多位議員涉入相關疑案,政治腐敗,檢警又遲遲抓不到真兇,更讓人覺得改善治安已刻不容緩。

 

劉邦友命案後,民進黨首度執掌桃園

 

劉邦友屬於北桃人,1989年當選縣長,為人海派又相當講義氣,任內他的「劉派」實力急速竄升,甚至成為地方最大派系。而派系的茁壯,是否引起其他小派系的眼紅,為了不使劉派繼續坐大,而要致他於死的「擒賊先擒王」計謀,在老輩地方人士間流傳。

當時民意有利於在野黨,呂秀蓮更是以李登輝國策顧問的姿態,參加1997年初的縣長補選,不僅國民黨毫無反擊能力,選民支持度也居高不下,最後大勝國民黨候選人方力脩達十萬多票。當時台北市長陳水扁是呂秀蓮的競選總幹事,黨主席許信良也曾把中常會拉到桃園召開,最後同心齊力贏了這場選戰。

國民黨對於慘敗結果,歸咎於候選人知名度過低、輔選腳步啟動太慢、陷於南北輪政的傳統、劉邦友血案未破、選民對治安與環保問題的不安、基層未充分動員,以及任期只有九個月等,無法激發隱性選民支持國民黨,但這多數問題確實是桃園政壇長期以來的沉痾。

年底,呂秀蓮以清廉執政再度獲得縣民肯定,輕鬆擊敗國民黨的陳根德。呂秀蓮的連任之役,因國民黨受到彭婉如與白曉燕命案的雙重打擊,全國23縣市選情空前低迷,被民進黨拿下12個縣市,創下該黨地方選戰新頁。這也是民進黨在桃園首次取得完整的四年執政期。

 

「中壢事件」國民黨首度失利

 

由於桃園縣「北閩南客」的特性,早期地方政壇就協商出所謂的「南北輪政」慣例,如果是北桃閩南人擔任縣長,議長就由南桃客家人出任;換屆時必須由南桃客家人擔任縣長,議長由北桃閩南人擔任。這樣的傳統延續了將近30年,直到許信良1977年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縣長獲勝,桃園政壇的黨外力量,才從國民黨統治下稍為闖出一點空間。

1977年底的投票日當晚,爆發選民質疑國民黨作票的爭議,導致聚眾包圍、焚燒警局的「中壢事件」。該事件被認為是台灣民眾首次自發性上街頭,也是戰後大規模群眾運動的濫觴。

這場選戰,堪稱是桃園選舉史上最激烈的戰役。許信良當時是省議員,因未獲國民黨提名而以無黨籍參選;國民黨提名法務部調查局出身的歐憲瑜,雙方拚鬥激烈,黨外勢力幾乎都集中在許信良陣營,當年還是大學生的街頭小霸王林正杰、教育部前次長范巽綠等人,都投入輔選工作。

可能許信良太熟知國民黨的「奧步」,開票前特地提醒支持者必須提防國民黨作票,後來發生選監人員動作可疑,群眾不滿開票程序太慢,終於按耐不住而包圍中壢警察局,警方與群眾對峙時還打死一位大學生,劍拔弩張的對峙氣氛幾乎燃燒桃園政壇。

開票結果,許信良擊敗歐憲瑜當選縣長,卻也遭到國民黨開除黨籍,提拔許的國民黨文工會主任李煥因此下台。為了防堵黨外勢力擴張,兩年後,當許信良南下高雄橋頭聲援黨外大老余登發被補,遭監察院彈劾去職。年底爆發「美麗島事件」,許信良在國民黨友人的勸告下,暫時赴美國避難。

在許信良擔任縣長的兩年期間,黨外勢力發展迅速,更慣稱該股勢力為「黨外桃園幫」。由於許信良驍勇善戰又擅長組織,國民黨不想養虎為患而逼走許信良,之後再度牢牢掌握桃園執政權直到1996年。

 

反服貿爭議延燒左右選情

 

2001年,國民黨推出形象牌專業會計博士朱立倫,以懸殊差距從民進黨手中奪回地方政權;吳志揚接棒後,國民黨等於已在桃園執政十三年,看似藍軍又很可能蟬聯直轄市長的當口,大環境對國民黨並不利,「太陽花學運」逼使馬政府進退失據,如果因此打開服貿的黑箱,不無可能讓吳志揚的選情受到波及。

對民進黨而言,鄭文燦上次打出近10年來藍綠差距最接近的選戰,連帶使議員席次增加到近20席,許多現任議員受益於四年前鄭文燦「母雞帶小雞」效應,此次仍認為鄭文燦的後勁有助於拉抬議員選情,對他仍抱有衝高選票的期待。

只是,有黨內人士認為,鄭文燦近年台北、桃園兩邊跑,市長與立委都要選而稍有怨言;也有人認為鄭文燦的黨內派系色彩太濃厚,對於非新潮流系的人恐怕不會有太多馳援。因此許多參與黨內初選的議員,選擇向蔡英文、蘇貞昌或賴清德等天王靠攏。

至於國民黨的議員參選人,在選戰時願意請馬英九站台者應不多見,要找吳志揚帶動選情者,可能也不會太多,實在是桃園選票結構受到派系與宗親影響太大。

關鍵是,如果民進黨炒熱「航空城」與「炒地皮」的空陸大戰,加上服貿爭議揭開馬政府的謊言治國,國民黨整體選情難保不受影響。所謂「同志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情況或許會發生,他們又將如何與黨中央及縣府團隊合作或切割,是年底選戰值得觀察的微妙變化。

<2014.04.17刊載於1415期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