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柯文哲的女兒在特招如願考進北一女,彌補第一次免試入學的缺憾,許多同樣在一免被刷掉的資優生,亦利用特招得以進入明星學校,加上二免的條件放寬,讓民怨稍降,使得原本似乎「岌岌可危」的12年國教暫時「止血」,馬政府的「德政」,至少沒有變成短命的「苛政」。

12年國教始作俑者逍遙人間

諷刺的是,這次維護國民黨政策最力的,不是國民黨執政的縣市,卻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長及其教育局、處首長。馬英九總統常抱怨民進黨只會杯葛,「逢藍必反」,這次卻是靠民進黨才撐住行將就木的執政根基。因一免引發反彈雖使蔣偉寧成為眾矢之的,在論文掛名風波的倒蔣聲浪中去職,應是傷害最小的代價。

然而,蔣偉寧只是12年國教的「代罪羔羊」,教育部高層透露,「某位利用十二年國教牟取到次長級的人士,已經吃飽喝足、退休遊山玩水去了。」不過,因為這位次長級高官設計的12年國教政策太過繁複,而且「一國多制」的情況最受詬病,他之所以退休,其實是被黨內及立委自己人逼退。

教育部對郝市府最感冒

首次實施的12年國教,讓教育部的官僚系統看清了政客的真面目,誰是為了私利而把爛帳丟給中央、誰是為了教育改革而勇於承擔?他們心中的一把尺,囿於執政的同屬國民黨,只能把怒火憋在心裡而不願捅大,被認為是「頭號戰犯」的就是首都的郝市府。

基北區在一免有志願序的扣分罕例,導致高分落榜者時有所聞,但是免試入學的比序卻不是中央制定,北市府有能力讓民怨導向中央,相關人士指出,「如果說15個入學區都是這樣,那是教育部的錯;但如果只有少入學區,那就是地方政府的問題」;然而,「許多入學區一免情況很受好評,而且可以精算入學人數與高低分之差」,「這是政客是政治家的差別」。

中央對於郝市府媒體操作也感到無奈,「教育局長林奕華是民代出身,很瞭解新聞操作,把原本該是前局長丁亞雯的不當施政,導引為是教育部的問題」,「電子媒體成天守著北市府,教育部只能透過文字記者提供消息,當然處於下風」。

吳清鏞、鄭邦鎮異軍突起

據悉,讓多屬藍營票倉的教育系統感到人情冷暖的,是12年國教遭到撻伐之時,反而是許多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挺直腰感捍衛國民黨的政策。宜蘭縣教育處長吳清鏞是指標之一,該縣一免錄取錄8成7,公立學校全部額滿,7成6以第一志願分發。

相較於基北區只比志願序、服務表現及會考,考生要進入建中、北一女等名校,最後只能以作文比序;宜蘭區分6大類、9小項比序,雖然項目多,卻更為精準,原因在於宜蘭很早就推動適性發展、職涯試探等,加上會考選填志願不同於其他縣市的網路選填,而是採取畫卡方式,因此可以事先與師長們討論。

如果說,吳清鏞是師範體系出身,較能理解中央免試入學的精隨,則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則是特例。

鄭邦鎮並無師範背景,他認為「靠紙筆考試的年代已經過去了」;雖然會考占台南市比序積分總分100分的25分,而受到民代強烈質疑與抨擊,甚至曾與南一中校長有過言詞交鋒,鄭邦鎮仍堅持免試入學的立場在於多元學習的表現(50%),若欲以紙筆考試進入名校,應該是去參加25%入學比例的特招,此觀念頗受教育部的私下讚賞。

鄭新輝、顏慶祥力挽狂瀾

至於一免的前三志願錄取率、第一志願錄取率皆冠居五都的高雄市,來自師範體系的教育局長鄭新輝說,此有助社區高中優質化發展,也符合就近入學的政策目標。高雄市將作文訂在16項比序中排第11,幾乎很少有「作文考不好而高分低就」。

屏東區則是不將作文列入超額比序項目,會考成績更是最後才比,當初設計時,排除社經背景因素,例如志工、證照等,以照顧偏遠及弱勢學子。新竹師範畢業的教育處長顏慶祥,有中央官員表示,「其設計適合屏東縣的入學比序,是教育部要把十二年國教下入學細項下放給地方自治的正確範例」。

這顯示,是否具師範背景並不重要,國教或高教出身也不是關鍵,而是理念與堅持。12年國教這面照妖鏡,對比出藍綠執政縣市對中央政策的執行力,所引發的效應,恐怕是教育體系選票結構的崩解與重組。

<2014.07.31刊載於1430期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