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國民黨在2016大選遭逢空前挫敗,立委席次近乎腰斬,只剩35席,跌破外界眼鏡,其實在2015年8月,當時國民黨輔選系統即評估,可能的情況是49至51席之間,已經無法過半,但仍有做為最大在野黨抗衡的條件。

不過事與願違,這樣的評估還是過於樂觀,整個政治大海嘯讓國民黨仍無知覺,在當時,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還是洪秀柱,原本以為「換柱」之後,不論是王金平還是朱立倫替代上陣,國會大選仍有一搏的實力,卻沒料到朱立倫比洪秀柱更有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能量。

當時國民黨是如何評估立委選舉?北北基共21席,國民黨認為可拿下14席;桃竹苗10席,可贏得8至9席;中彰投14席可取得7至8席;雲嘉南10席可獲1席;高屏澎13席可拿到1席;宜花東及原住民選區共9席,應可獲得4席;金馬2席皆可全拿;不分區可取得12席。

投票結果,北北基僅7席,整整少掉一半;桃竹苗5席、中彰投6席、雲嘉南與高屏澎都掛零、宜花東及原住民4席;只有金馬外島2席落袋;不分區也比預估少1席。換言之,黨內預估失準的狀況嚴重,亦即報喜不報憂的習性依然未改,國民黨掌握執政權,擁有軍特警等估票系統,依然不敵坊間的民調。

當時,國民黨認為基隆郝龍斌、北市丁守中、林郁方,新北吳育昇、李慶華、江惠貞、林國春選情較為樂觀;桃園陳根德、楊麗環、孫大千應可過關;中彰投的楊瓊瓔、鄭汝芬勝選機會大;嘉義縣林江釧、屏東縣王進士勝選機會濃。不過,都事與願違。

2014九合一大選,國民黨中央以為桃園市穩操勝算,台北市、台中市有一搏機會,至少二者取一,六都維持與民進黨三比三局面;地方縣市部分,咸認竹市許明財、彰化林滄敏勝算很高,澎湖蘇崑雄也居於優勢,最後皆以敗選收場。

國民黨的估票系統顯然有很大的問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長期對國民黨的假民調不敢恭維,特別是其最後兩個月委託「全國意向」的民調,以為朱立倫已將差距縮小至10%以內,但是最後慘輸25%。

是什麼原因,讓國民黨的造假文化始終存在?此從連戰、吳伯雄、馬英九到朱立倫擔任主席,仍然無能或不願意改變,可略見端倪。選後外界關注國民黨的改革,但顯然不是人的因素,而是體制的醬缸任誰接掌黨權都習於偏聽,應該是國民黨的大問題之一。

 

arrow
arrow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