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打算提案修法,在「中央銀行法」第15條增設「國幣(設計)委員會」,納入公民參與機制,展現台灣民間豐沛的設計力。他說現行的百元鈔、二百元鈔、硬幣等,印的是孫文、蔣中正的肖像,已經有朋友覺得「看膩了」,是不是該換了?

去肖像與去國民黨化

高志鵬表示,國幣不只是法定貨幣,也代表國家認同與文化特色,是各國在方寸之間的設計擂台。「四個小朋友為什麼代表台灣?鈔票背面的幾座大山和台灣特有種,又有多少人認得?」他還嘲諷,最近國民黨選黨主席,人人都在「緬懷蔣經國」,但他們執政時也沒想過要把蔣經國放上去。

由於是民進黨立委的構想,就有反對人士把焦點轉到「意識形態」,批評綠營只會提案撤除各級學校的蔣介石銅像、廢除各級機關國父遺像,現在連鈔票也不放過,是淺薄、目光如豆,以後會不會連歷史都竄改,把孫中山與蔣介石的名字都劃掉?

不過,立委在國會提案修法,還要經過民主程序,只是「改變」對於某些人來說,特別是有關「去國父化」、「去蔣化」,一定會抗拒到底,或許只要是國民黨愈提倡的事物,比如黨主席去中國謁陵,與對岸共同推崇孫中山,台灣就有一股聲音要加以切割,其實他們要切割的是國民黨,不是孫文或蔣介石。

它們已成為錢的代名詞

「孫文」與「蔣介石」,以及「4個小朋友」,已經成為一種形容詞,很多人都用它們來形容「有錢真好」,至於是誰的肖像鑲在百元鈔還是千元鈔,能準確答對者恐怕比例不高。

事實上,目前央行發行的5種紙鈔,二百元超級二千元鈔的普遍性較低,使用率不高,曾有國人認為不實用;「孫文」的百元鈔與「蔣中正」的200元鈔,分別在2001及2002年發行,至今超過15年,「南王國小少棒隊」的五百元鈔、「四個小朋友」的千元鈔,是在2005年發行,「福爾摩沙衛星一號」的2千元鈔,是在2002年發行,以年限來說,也是到了可以討論改版與否的時候。

硬幣方面,1元、5元及10元都是蔣中正肖像,是從1981年就發行,已有36年之久;2001新發行的20元硬幣,是以原住民莫那魯道做為肖像,但同樣流通性不高;2002年發行的50元硬幣,是以孫中山為肖像;2011年在10元硬幣中,則增加孫中山的肖像。

無現金社會要繼續推動嗎?

其實,國幣使用也遇到一些瓶頸,為了因應數位時代與電子化,金管會曾在2015年底推動「無現金社會五年計畫」,蔡政府上台,也應該要繼續加速這種變革,有人以中國的電子支付就較台灣進步,而且像是發行硬幣的費用,央行一年就要花掉約15億元,除了國人拿硬幣來儲蓄,使用習慣未改變也是主因。

但是要以「塑膠貨幣」(信用卡)等做為消費工具,就會碰上個人信用好不好的問題,因此即使銀行發行信用卡數量持續增加,紙鈔還是大家的最愛。新政府不妨趁此機會,檢視國幣的流通狀況,因為每年鑄造新幣的耗資,已經可以填補不少社會福利,何樂而不為?

 

arrow
arrow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