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一片綠草如茵、花木扶疏、樹海搖曳,整齊的房屋、乾淨的馬路,還有學校、醫院、職訓所、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這樣的社區與環境,就是慈濟在海外各地救災,為當地災民所蓋的「大愛村」,在「八八水災」後的重建中,將首度出現於台灣。

八八水災造成的山林土石流,造成類似小林村等偏遠部落幾近滅村,慈濟的證嚴法師在不忍災民居無定所,因此開示:「滴水成河,點點的愛心累積起,就能匯聚成一股大力量。我們要為家園沖失掉的受災人,思考如何為他們重建家園、如何給他們一個永久安身立命的處所,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

在高雄縣政府委託協助下,慈濟將負責籌措資金,興建一千戶「那瑪夏鄉、六龜鄉、甲仙鄉的慈濟大愛村」,供此次山區受災戶安居。關於大愛村的特色,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表示,大愛村是環保的綠建築永久屋,為了兼顧台灣處於颱風頻繁地區與地震帶,新建家園的建築結構,可以同時抵擋十七級風、以及七級地震的威脅。

在台灣,最嚴重的災情是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當時慈濟志工為使災民免於住在帳篷,早日能居住在一般房屋,慈濟曾經在最短時間內趕建組合屋。然而,這類組合屋使用期限祇有三年,雖然內部設備一應俱全,但是三年後,災民依舊居無定所,且拆除後的材料也造成環保問題。所幸慈濟再回收利用做的相當落實,當年拆除後的材料,全數拿到各環保站建成簡易屋。

這次首度在台興建的大愛村,又被稱為「永久家園」,預計以全新的建材與鋼構建築,可使用五十年。其設計為雙併雙層,每戶二十四至二十六坪,規劃三房二廳、二衛一廚,一樓並設有安親房。興建的時間大約六週即可完成,作為無償提供受災戶一個安全、舒適,足以讓家庭安身立命的居住環境。

慈濟基金會在興建「大愛村」的經驗極為豐富,其設計理念都是尊重當地需求,諸如曾在南亞海嘯中遭受強烈侵襲的亞齊省,慈濟在該處興建大愛村,每戶占地一百二十坪,室內四十七坪,除了有前後院,還有兩間睡房,以及客廳、廚房、浴室各一間,屋頂採鋅板及鋁材質,具防鏽隔熱功能,兩戶間的牆壁並施作隔音設備,相當清靜舒適。

然而,即便政府與慈濟攜手,要為災民共同打造全新家園,卻仍有部分災民躊躇疑惑、裹足不前。究其原因,是災民若選擇永久屋,便須承諾「不再回到原居住地居住」。這是讓災民、特別是原住民部落猶豫再三的地方,甚至產生放棄原部落、而對於在另地居住永久屋有了抗拒心理。

在八月二十五日,馬英九總統到高雄縣內門鄉順賢宮(臨時收容點)與災民會面,同時縣長楊秋興對災民說明有關縣府的安置計畫與慈濟永久屋等事項。隨即有災民要求楊秋興向那瑪夏族人說明,縣府在災民領取慈濟永久屋的同時,是否要求族人簽具同意書,放棄民族村房子的權利,並且可能對民族村宣布禁建?亦即是否已確定放棄重建民族村?

楊秋興則是據實以答,表示縣府確實有意朝此方向進行。這使得受災原住民開始慎重考慮是否該決定放棄重建?畢竟領取永久屋的同時,就要下山了,對世世代代影響深遠。同時,若不重建、不修路、不築產業道路,是否連回去開墾也不可能了?對他們而言,此有文化與思惟上的差異,甚至對山林的情感,也有極大的牽繫。

當然,也有許多災民認為,能有慈濟提供永久屋,讓他們雙腳踏在屬於自己的房子裡,不再流落為難民,不受風雨到處遷移是幸福的;但若造成永久離開部落的後果,應該讓他們有更充分的時間考慮與討論,到底是去或留,政府都得需要相當的耐性。

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表示,原住民朋友在重建永久家園過程中,擔心與山林的聯繫關係會被永久切斷,這樣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山林仍可以屬於原住民。今日山林的破壞是所有人類的共業,它的崩解非一人或某一特定族群所為。

何日生指出,目前全球氣候如此極端,山林損傷相當嚴重,期待以山林作為經濟來源的風險很大。即使原住民不再以山林作為經濟依賴,山林應該還是其靈魂之所繫。因此,政府可以規劃原住民擁有其山林土地的所有權,讓他們成為山林巡守員或復育員,讓祖靈的土地真正充滿生機,也讓原住民在山林呼吸的同時,感受到祖靈從亙古以來傳遞的永恆生命力。

何日生說,他的一位原住民老友,是台東排灣族的作家撒可努,雖然住在香蘭的平地,卻是森林巡守員。撒可努創辦「獵人學校」,目的不在捕殺獵物,而是培養部落青年具備傳統獵人精神,亦即學習獵人的勇敢、獨立、互助、與尊重萬物。所以政府應當善用原住民的傳統精神,而非在安置後又使他們無以為繼。

慈濟表示,永久家園的規畫,是目前整體社會提供安置計畫的選項之一,對於已決定接受永久家園安置的受災戶,慈濟與政府合作獲得妥適的土地後,即可興建;對於還未決定永久家園安置的受災戶,也尊重其選擇其他方式的安置措施,直到他們確定接受永久家園的方案。

此外,在尊重與考量原住民的信仰與各族群文化差異,慈濟的建築規劃單位,也會分別興建各具特色的家園,並依照不同族群而有群落空間的設計,也預留部落的不同信仰而興建教堂的空間。此外不鋪設柏油,創造部落特色,村內也預留青年聚會場所、手工藝展示區等,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甚且,慈濟希望與政府具體商議,擬定協助災民恢復經濟謀生的活力。

何日生表示,慈濟希望原住民同胞作多方面接觸與嘗試,也樂見他們返回山林,祇是希望以山林保育為前提,特別是在風災過後一段時間內,先讓山林與祖靈的土地休養生息,以待生機恢復。

在今日全球環境變遷與氣候極端現象下,是人類皆必須面對的挑戰。任何文明在歷史進程中,必定會多次面臨這種險境,但是每一個族群,都必須以務實的態度、勇氣、與睿智,做出轉化與回應。

在證嚴法師的慈示之後,這個具有環保建築、社區生活及人文藝術典範的「大愛村」,不久後將展現在國人眼前,然而能否全面實現,讓受災原住民安心接受永久家園,將是政府亟需妥善處理的課題。

<2009.09.03刊載於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