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柯建銘提議「全面罷免藍委」,此話一出,據說,驚嚇到府院高層,賴清德總統利用民進黨中常會的機會踩煞車,黨秘書長林右昌補上「必須考量後續政治效應與對執政的影響」,話語講得婉轉,但實際上,對於柯建銘的「越權」,府黨方面已然感到不滿。
文◎李彥謀
柯建銘提議「全面罷免藍委」,此話一出,據說,驚嚇到府院高層,賴清德總統利用民進黨中常會的機會踩煞車,黨秘書長林右昌補上「必須考量後續政治效應與對執政的影響」,話語講得婉轉,但實際上,對於柯建銘的「越權」,府黨方面已然感到不滿。
文◎李彥謀
大選後至今兩周,選民投出了一個「奇怪」的結果,中央政府由民進黨獲勝;國會「三黨不過半」,但國民黨重返「第一大黨」;民眾黨則在立委席次有所斬獲,儼然沒有一個黨大勝,也沒有大敗的政黨,自然沒有所謂「敗選檢討」報告的出爐。
文◎李彥謀
「陳建仁內閣」進入「看守期」,不推動重大施政、不決定重要政策,直到5月20日賴清德就任總統後任命新內閣。有政媒圈點名,陳建仁、林佳龍、卓榮泰、鄭文燦、潘孟安、鄭麗君、朱敬一等,是新閣揆人選。
文◎李彥謀
蕭美琴外號「戰貓」,是用來與當時中國的「戰狼」外交官趙立堅、秦剛等對比。但是趙立堅先被貶謫到雲南邊陲,秦剛踉蹌下台,臭名一身,翻身遙遙無期。反觀蕭美琴卸任立委後,被蔡英文派任華府任駐美代表,現在要更上一層樓競選副總統,「戰貓」勝「戰狼」毫無疑問。
文◎李彥謀
副總統賴清德領表參選民進黨主席,他將與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形成另類「三腳督」。近來英系不再「頑抗」,要角紛紛表態支持賴清德,但權力是奧妙的神器,府、院、黨會變成三頭馬車,還是分進合擊,值得觀察。
文◎李彥謀
民進黨英系打錯算盤,縣市長選舉大敗,孤注一擲的台北市,陳時中連綠營的根基也被掏走,連續兩屆選戰,泛綠支持者都分裂投票,操盤手洪耀福、洪耀南兄弟檔備受責難,只能暫避風頭,看著副總統賴清德直搗北平東路劍指黨魁大位,英系是絕對的扼腕,英賴大戰是否再上演,助小英鞏固權力,令人好奇。
文◎李彥謀
選後已10天,民進黨「敗選檢討報告」還未出爐,黨內聚焦在吳怡農的立委補選,以及由此衍生的黑道與修法;黨主席補選,多位中生代被點名;內閣改組與否,是不是陳建仁接替蘇貞昌?鄭文燦被台大判定論文抄襲,學位被取消。黨內外的風雨越多,敗選真正問題就越被掩蓋。
文◎李彥謀
高雄市長陳其邁代理民進黨主席,迅速拍板徵召「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參選立委補選,並表態自己不會競選黨主席;桃園市長鄭文燦接任「大選檢討小組」召集人,他說要各縣市巡迴,傾聽基層聲音,把敗選原因找出來。
文◎李彥謀
2名黑衣人,在台北市與新北市警局局長與義警餐敘地點,扔下2大袋的千隻蟑螂,灑在2樓大廳,行徑只能讓人說,「沒有很誇張,只有最誇張」,且還能夠逃逸,雖然研判後認為與警察無關,與店家其他糾紛較有關,但前立委黃國昌說,「歹徒這種囂張的氣焰,其實也反映了台灣社會黑道橫行的現實。」
文◎李彥謀
趙介佑之亂,民進黨形象受創,不論認不認識趙介佑,或是只要認識趙介佑的爸爸趙映光、姑姑趙心瑜,幾乎都要與「黑道」畫上等號,連多位黨政高層都要出面自清,為恐惹來一身腥,唯獨國策顧問黃承國,跳到黃河洗不清,加上派系傾軋,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的能力更備受質疑。
文◎李彥謀
如果828公投結果不理想,「蔡蘇體制」恐怕就要解體,但是,什麼是理想,怎樣是不理想?對蔡政府而言,4個公投案都通過、或通過其中3個,是否為敗?2比2是打平嗎?若有3個以上的公投案被否決,是否又稱為勝利?據民進黨內部人士評估,以目前的狀況,可能會有1、2個公投案會通過。
文◎李彥謀
自從日本政府堅持將核廢水排入海中的消息傳出後,就引來各國撻伐,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也說,台灣亦曾將核廢水排入海中,他還在臉書貼出2張核二廠資料,證實排放廢水不但有「氚」,也有鈷58、鈷60、銫137、138等放射物質。立法院在野黨團則齊聲砲轟,要謝長廷回台灣備詢。
文◎李彥謀
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滿意度都下滑,這是《TVBS》在13日到20日所做的民調,機構效應的關係,可能還要觀察如台灣民意基金會、美麗島電子報,甚至民進黨自行做的民調會較準確。即使如此,蔡、蘇同步下滑,幅度超過誤差值,讓政界驚嘆連連。
文◎李彥謀
美國總統拜登的好友陶德訪台,蔡英文總統在官邸宴請該訪問團一行人,並留影紀念。外界焦點除了陶德,以及阿米塔吉、史坦柏格2位曾是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副國務卿外,我方出席的則以國防部長邱國正受到關注,因為美方此行對台海情勢相當重視,然而,副總統賴清德也獲邀參加,意義耐人尋味。
文◎李彥謀
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公布2項人事案,分別是行政院顧問丁怡銘、新任交通部長王國材。但是這2個人事案,都沒有獲得外界普遍的讚賞,丁怡銘甚至遭致一片反彈聲浪,不只在野黨,連民進黨自己人也開轟,綠委陳亭妃說,「要注意社會觀感」,現在就看蘇貞昌有沒有感了。
文◎李彥謀
距離828公投日還有4個多月時間,這一投的結果,是決定閣揆蘇貞昌去留的期末考,還是只是期中考。民進黨此時多認為,公投結果不應該要由蘇貞昌負責,而且政策公投之後,如果政府依照民意做修正,閣揆可以不必去職,例如若同意重啟核四多於反對,除非閣揆不接受,就有必要求去。
文◎李彥謀
交通部長林佳龍14日晚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會面,蘇貞昌詢問林佳龍,「什麼時候是比較適當的請辭時間」,林佳龍表示,「4月20日」,除了太魯閣事故善後大致告一段落外,也以部長身分參加事故傷亡者的公祭,即負起政治責任離開內閣,蘇貞昌表示尊重,並批准辭呈。
文◎李彥謀
已請辭的交通部長林佳龍,於上周末回部長室打包,他表露堅決請辭、不接受慰留的態度,傳聞可能接替的人選,或由現任次長王國材代理。行政院長蘇貞昌何時批准林佳龍辭呈?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目前搶修與通車檢測正進行到最後階段,待善後工作告一段落,蘇揆會再與林佳龍討論此事。
文◎李彥謀
民進黨政府11日定調,將不對8月底舉行的4項公投案提出對案。蔡英文總統在官邸與府、院、黨、立院黨團、黨內派系代表,針對公投及當前時局共商因應策略,討論後獲致「行政院及立法院黨團皆不提公投對案」共識,全黨將傾全力向社會各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