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八三O大遊行落幕了,本土陣營在馬政府上台百日發出怒吼,果然震撼朝野。各界觀察的重點,一如預期的,活動並沒有變調走向「挺扁」;主辦單位台灣社藉著洶湧人潮,再次凝聚本土勢力;民進黨的積極參與,更振奮低迷許久的士氣;

刻意區隔了陳水扁的泛綠,正在走向一個沒有政治明星的未來。

台灣社秘書長羅致政表示,從活動的過程來看,完全是符合主辦單位的期待,台灣社所提出的三大訴求,包括主權、經濟和陽光,都沒有偏差。對於陳水扁,羅致政認為,台灣社有主體性,不會配合任何政治人物或政黨,這是必走的路,未來會繼續走下去,也不會因為陳水扁的關係有任何延誤。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一直很小心地處理黨與陳水扁的關係,她以「區隔」來代替外界所謂的「切割」,她認為民進黨的歷史中有陳水扁是個無法抹滅的事實,民進黨及黨員都還在,就不可能完全切割,就必須承認他的存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則說,八三O之後,民進黨支持者的內心,終究會把陳水扁放下。

台灣社與民進黨原本擔心八三O是否會變成一場「挺扁」大會,但這個憂慮最後證明並不存在,讓外界沒有攻擊民進黨的口實。從參與的群眾身上可以看到,在標語、口號、服裝上幾乎沒有挺扁的意味,目標都鎖定在馬政府的執政面,顯示綠營的支持者也有著高度的共識,將本土的命脈置於陳水扁個人之上。

不過,民進黨資深人士認為,「八三O還不能完全說明泛綠已經與陳水扁分道揚鑣」,雖然參與的團體及群眾是嗆馬而非挺扁,但是很難判斷嗆馬的群眾是隱藏著挺扁還是真的不再挺扁。不過無庸置疑的,台灣社與民進黨在策略上還是成功的,因為唯有先切割扁,才有辦法挽回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的信任。

擴大認同、理性穩健,是蔡英文擔任黨主席所要帶領民進黨走的路線,過去民進黨的幾任黨主席幾乎被深綠所狹持,黨的政策就是「護扁」以及與泛藍陣營對抗。不過這次積極參與八三O,蔡英文卻不擔任主角,也僅利用數分鐘演講時間,誠懇向外界期許會帶給大家更好的民進黨,不批馬、不護扁,身段低調、軟性。

黨內人士指出,蔡英文的風格與民進黨有一段差距,但是經過扁案與八三O,她被接受的程度越來越高,這在沙文主義瀰漫的黨內是相當特別的。蔡英文在最艱難的時刻接下重任,卻也佔有天時、地利與人和,應該利用這個新的蜜月期,在民眾高度抱以期待時,重新建立與黨內公職的合作默契,尤其是黨的政策更需重新擬定。

民進黨用實際行動區隔陳水扁,讓扁失去對支持者的影響力,從選戰角度觀之,算是利多,國民黨要從中操作扁的弊案,殺傷力勢必減弱。特別是八三O之後,「區隔」的印象將逐漸廣植於中間選民心中,檢調與司法也才能比較沒有政治力的介入,朝向中立與證據說話的偵辦方向,對民進黨而言都是意外的收穫。

不過,少了陳水扁,對民進黨將是全新的體驗,畢竟過去阿扁旋風威力不小,而且與國民黨交手經驗豐富,即使曾經批扁不遺餘力的新潮流要角,也不得不佩服扁對選戰有獨到之處。沒有陳水扁,要參選公職的就得靠個人魅力與能力,不能夠再庇蔭於扁的助選。

祇是,民進黨目前還瀰漫兩種氣氛,一是要徹底走出新的民進黨風格路線,另一派則是等待扁案水落石出後再論走向,也就是說,前者與扁是真的區隔,後者則是表面迴避、私下觀望。

況且,扁與四大天王都還有嫡系或代理人位居黨內要津,影響黨的政策走向,要迅速走向新路線可能還要經過黨內的一番爭論;但是若要等待扁案終結,可能遙遙無期,曠日費時的結果,對黨的發展並不利。

從陳水扁並沒有放棄對民進黨的影響力可以發現,他在八月二十九日還以新聞稿呼籲泛綠民眾踴躍走上街頭,有泛綠學者認為,扁的呼籲應該還是有些作用,民進黨對群眾有一呼百諾能耐的人本就不多,短期間內能引起超乎預期的群眾遊行,陳水扁的因素還是不能忽略。

事實上,民進黨可以利用八三O對黨及支持者作一次完整的體檢,不論是挺扁還是反扁。但是這次設定主題在「主權、民生與陽光」,反而使民進黨變得朦朧,外界也可能產生幻影,民進黨基本盤有多少支持的力量,如果能在這次探個究竟,方能使黨內真、假區隔扁的兩派意見作正面對決,對黨的路線與改革才能更有後盾。

對國民黨來說,沒有陳水扁的民進黨,也是全新的挑戰,據瞭解,國民黨評估民進黨與扁切割的看法也有兩派。一派認為沒有扁的民進黨,政局比較容易穩定,同時蔡英文是可理性溝通的對手,這派看法以府方居多。

另一派不同的看法則是國民黨內的選舉操盤部門,這派認為缺少扁的民進黨,對未來的選舉充滿不確定性,甚至得重頭開始,與過去延續打扁的策略很不相同。而且蔡英文是女性,不像扁的基本教義派,從文宣設計與打擊弊案上都較少爭議之處,國民黨還能不能掌握這麼多優勢,實在難說。

有國民黨內人士認為,八三O綠營搞得有聲有色,參與民眾出乎意料,對國民黨確實是個警訊。黨應該轉換策略朝施政前進,而非繼續追打阿扁,如果持續失焦,祇會暴露施政不佳的批評。然而過去國民黨收集太多關於扁的醜聞,忽略了民進黨在放棄扁之後還能迅速站起,這是國民黨的失策。

據指出,國民黨府、院、黨、立院等各方面都有進行討論後續相關作為與意見交換,不過尚未有具體的結論,不少人的第一反應皆是:「民進黨如何能夠說服支持者快速切割扁?」甚至對蔡英文領導民進黨有重新的評價,認為蔡與鐵桿深綠不能畫上等號,未來可能讓國民黨頭疼。

民進黨的轉變,令人稱許的就是危機處理比國民黨來得有效率,以這次為例,短短半個月就能迅速止血,而且在對待扁的死忠支持者部分,沒有讓人感到打落水狗或者逼入絕境的地步,這的確有助民進黨將挺扁的力量轉而收納為挺民進黨,對國民黨來說,沒有扁的民進黨似乎比過去難對付。

八三O看似一場嗆馬的綠營集會,對民進黨的質變已經產生作用,尤其是黨內與黨外間交互影響,形成一種新的運作模式,民進黨在下野後,經過阿扁風暴,更加拉近與民眾的距離,這場標榜「新公民運動」的大遊行,不僅民進黨可列為浴火重生的教材,對台灣政局的影響,可能還有更深邃的意義。

<2008.09.04刊載於新新聞週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