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立法院開議以來,閣揆劉兆玄成為藍綠立委總質詢砲轟的對象,「三鹿毒奶」已讓內閣第一張骨牌(衛生署長林芳郁)倒下,而本會期待審的施政總預算,除「六三三」、「全募兵制」已確定無法實現,而「愛台十二項建設」的預算編列與選前政見金額則明顯不符,已正式跳票,且多數也被認為是延續舊政府政策。
愛台十二項建設,預計八年內由政府投資二兆六千五百億元,再吸引民間投資一兆三千四百億元,總金額達到三兆九千九百億元,每年提供十二萬人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若照原先的規劃,政府需每年投入三千三百億元才能完成愛台建設的計畫,但是從行政院編列的九十八年總預算中發現,僅編列一千七百零二億元,短缺近一千六百億元,是選前政見所說每年投入金額的五一%,民進黨立院黨團認為這已經明顯跳票。
馬英九當初希望藉由愛台建設,在任內達到國民所得三萬美金、失業率降至三%以下、每年經濟成長率六%以上的「六三三」目標,不過這個夢已經破滅。
對照九十八年度總預算編列項目與馬英九的選前政見,有關高雄自由貿易港及生態港項目中,設立港區生態園區並設立海洋科技文化中心、改造旗津地區成為高雄國際海洋遊樂區的計畫已被取消。另外南部都市更新,推動「高屏溪整治特別條例」,專款治理高屏溪水患與污染問題也未列入,恰好這些縣市都屬於民進黨執政縣市,是巧合還是刻意,值得討論。
這十二項建設的預算編列也被認為重北輕南,從十三個項目一百三十七個計畫總預算劃分,北部所分配到的預算有三百六十五億七千一百萬,但是中部祇有九十五億四千六百萬,南部一百六十五億九千萬,東部十一億五千六百萬元,馬政府獨厚北部的意味相當濃厚。
實際上,行政院雖編列一千七百零二億元愛台建設預算,其中一百八十五億特別預算,是將民進黨政府編列的九十八年度治水特別預算予以納入併計。此外馬政府將原先不屬於政見的項目也計入,包括產業創新、海岸新生、防洪治水、防災減災工程等預算共二百零一億四百萬。兩大項合計三百八十六億四百萬,達總預算的二二、六%。
據瞭解,有關愛台建設僅在總預算書中臚列表格,對照各部會預算書,多數計畫有科目不清楚、計畫名稱草率的嫌疑。甚至,有些在預算書中找不到,例如總預算編列三百萬元、高雄港自由貿易及生態的「哈瑪星、鼓山、苓雅等舊港區之改造計畫」,或者「中部設立工業技術研究院計畫六千萬元」。
此外,有許多建設預算的編列,是延續民進黨時代已規劃或進行中的建設計畫,屬於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特別預算金額,計有三百七十四億六千九百萬元,佔總預算二二%。
而污水下水道部份經費,原先分別編列在年度預算與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中,營建署九十八年度所編一百三十億三千一百萬元,未特別指明屬於擴大公共建設計畫,若將此項也計入,則擴大公共建設計畫項目就有五十、五%被納入愛台建設預算。
進一步統計發現,馬政府愛台建設的一百三十七項計畫,屬於新增預算計畫的祇有二十三項,約佔十六點八%;預算數為三百三十四億二千六百萬元,也祇佔十九點六%,比例都不高。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對此批評,馬「剽竊」民進黨過去的政策,包裝成愛台十二項建設,如今事實證明,所謂愛台十二項建設其實是大謊言。馬英九「準備好了」不過是在騙人,馬政府應該承認自己以欺騙方式獲取選票、取得政權,而不是一味指責舊政府留下爛攤子。
管碧玲表示,愛台十二項建設中的「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海岸新生」、「綠色造林」、「下水道建設」預算內容,百分之百抄襲民進黨去年所編列的預算。「桃園國際航空城」、「防洪治水」兩計畫抄襲率超過九十九%;「農村再生」、「智慧台灣」、「產業創新走廊」三計畫抄襲率高過九成;「全島便捷交通網」有八成以上抄襲;「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都市及工業區更新」也分別有七成以上的抄襲。
行政院發言人史亞平針對總預算編列做出表示,有些延續性的工作若未違背新政府的政策,就會延續去做,但愛台十二項建設是根據馬總統政見所擬,所以不可能是抄襲舊政府,目前也是先提出第一年的計畫,列出幾項優先項目先執行。
在十二項建設中,還多出一項沒有名稱的「其他」,是所謂的國家建設總合評估規劃作業,編列二億元,全數以「獎補助費」名義,且未列任何業務費,以此用作政府機關間之補助。所謂「獎補助費」,被形容是行政院各部會的私房錢,民進黨團提出質疑,認為這個科目與十二項建設並無直接關聯,是否被馬政府用來作為明年地方選舉綁樁的經費,有待觀察。
「愛台十二項建設」是馬英九競選的政策主軸,也大力行銷,這個被賦與跟當年「十大建設」類似使命,希望藉由重大公共工程的投資來擴大內需,更進一步對抗通貨膨脹怪獸,卻被經濟學者馬凱毫不留情的批評「是個錯誤!」若再加上總預算的編列被譏多數是抄襲舊政府的施政,那還真的是滿臉豆花。
98年度馬政府愛台十二項建設 單位:億元
項次 |
計畫名稱 |
預算總計 |
|
愛台12建設 (政府投資8年2兆6500億元) |
1702.26 |
1 |
全島便捷交通網 |
653.49 |
2 |
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 |
69.53 |
3 |
台中亞太航空運籌中心 |
2.17 |
4 |
桃園國際航空城 |
13.64 |
5 |
智慧台灣 |
241.82 |
6 |
產業創新走廊 |
98.9 |
7 |
都市更新及工業區 |
30.6 |
8 |
農村再生 |
22.74 |
9 |
海岸新生 |
31.17 |
10 |
綠色造林 |
26.77 |
11 |
防洪治水 |
379.12 |
12 |
下水道建設 |
130.31 |
13 |
其他(綜合規劃作業) |
2 |
整理:李彥謀
<2008.10.02刊載於新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