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如果說,台灣第一首富兼科技業鉅子郭台銘,沒有如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耗資千億,打造位於桃園龍潭,幅員廣達一百七十二公頃的「渴望園區」,那麼他一定有所遺憾。
二00八年八月,郭台銘在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的來訪下,正式宣布要建造「鴻海總部新市鎮」,以發展太陽能光電、節能減碳、智慧科技等的「數位環保科技城」,城內具備無線寬頻、科技生活、數位醫療、生態永續等特色,預計可容納二十四萬人,準備投入至少一千億元資金。
雖然當時的郭台銘並沒有指定地點,而是喊話表示「視各地方政府爭取的態度」決定造鎮地點。然而,有不少政府與相關核心人士已指出,郭台銘的首選地點,就是擁有一百八十五公頃、足以媲美渴望園區的台北市南港「二0二兵工廠」。
但是,早在前一年,也就是二00七年二月,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現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歷經五次會議後,終於拍板同意二0二兵工廠將其中二十五‧二公頃「火工區」之土地,移撥給中研院做為新一代科學園區開發之用,也就是生技園區。
原本二0二廠將在六月一日,進行該「火工區」搬遷工程,不過由於五月上旬因作家張曉風的「驚天一跪」,讓整個計畫暫緩,全案須等待新的環境影響評估結果出爐之後再做打算。
事實上,張曉風要求馬英九總統「可以給台灣一顆腎嗎?」並希望保留都市兩片肺葉,她還提到一個相當關鍵,卻很少被人注意的事情,那就是她要馬英九「不要做邱義仁的幫兇」。
邱義仁?沒錯,他就是曾歷任府院黨四大秘書長,現在已經改務農的民進黨「兩粒土豆仁」之一。邱義仁與二0二兵工廠有什麼關係?的確有點讓人無法連結,不過,祇要知道他在扁政府即將下台前,還成立了一個軍火「鐽震公司」(雖已被判不起訴),就可知邱義仁涉入國防事務是不可避免的。
據瞭解,扁政府上台後,對於軍事改革有所著墨,即便與對岸老共經常惡言相向,也表現出「中國膽敢來犯,台灣不惜宣布獨立且不惜一戰」的姿態,但其實在建軍備戰方面,是朝著「降低都市軍事化」政策前進,其中一項沒有白紙黑字寫明白的,就是要求軍方盡可能釋出位於都市的營區,遷往鄉野郊區。
而位在首都,具有生產製造中心、兵工廠及愛國者飛彈連的二0二營區,也是扁政府要其遷廠的目標之一。軍事營區遷離都會區,一可博得空間釋放的美名,二可做為政治性宣傳效用。當然,在營區搬遷後的土地利用,也就相當有利頭,例如二0二就上看六千億,仁愛路空軍總部、六張犁營區等,早就被建築業等盯上。
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就曾有過希望能在此籌建生技園區的意思表示,但是茲事體大,直到扁執政後的第七年,才正式劃出部分土地給中研院,而居間協調的重量級高層,外界則指向了邱義仁。
因此,邱義仁成了環團人士口中,破壞二0二兵工廠自然生態的「元兇」。然而,據透露,不希望二0二遷廠的主要力道,還是來自於軍方。軍方在此次風波中,始終表示政策已定,尊重政府決策,對於中研院的生技園區並無置喙權力,但也因為這樣的態度,引起部分政壇人士的揣測。
二0二兵工廠高層曾私下表示,整個廠區搬遷需費時八年,時間太長,變數很多,去年就被台北市政府要求改成三年內撤廠完畢,重點是要搬去哪裡,政府還沒找到,就算找到,還要與當地居民就環境影響折騰許久,一不小心得罪了民代、或者不能滿足上級命令,隨時有被勒令退休的可能,反正軍職調動頻繁,不會久待一處,甚且這種事吃力不討好,能閃就不要逞英雄。
最關鍵則是,如果生技園區進入軍事管制區,那麼二0二廠的搬遷也就指日可待,因為當外界開始接觸到這塊軍事基地,要求開放的聲浪鐵定是排山倒海,所以,能夠引起注意生技園區進入二0二者,對不想遷廠的軍方人士而言,都是好事。至於有無溼地、白鷺絲、什麼是滯洪池,還真的是外行看熱鬧。
原本對此案並沒有施力點的環保團體,透過張曉風而打通了一道大門,對他們而言,環境與科技能否並存,就如同廢死團體之於死刑。
奇特的是,扁政府祇准許中研院取得二十五‧二公頃土地,到了去年六月馬政府劉兆玄時代,當時的政務委員蔡勳雄召開兩次會議,國防部最後同意二0二廠全數搬遷,前提是政府必須幫國防部遷、建、蓋好新營區。
八月,吳敦義接任閣揆,蔡勳雄則接掌經建會,但是此次內閣改組,蔡勳雄離奇下台,且竟然祇被安排到中油,蔡勳雄拒絕就任,改擔任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董事長,他如此不給老長官吳敦義面子嗎?恐不盡然,而是背後阻力不小,吳揆欲以中油保他,蔡拒絕以展示對抗風骨。
在時間點上,蔡勳雄的職務異動與國家生技園區及二0二廠的爭議有些敏感,確實起人疑竇。蔡主導的是整個二0二廠的搬遷,也就是國家生技園區也離開南港,而最想要獲得這整塊完整土地的即是台北市政府,因為北市府一直向行政院索求二0二廠,希望闢建「環保生態科技園區」。
北市府的計畫,是將此環保科技園區從「機關用地」變更為「特定專用區」,屬於國有,祇租不售,北市府「都市計畫委員會」曾組專案小組審查,並會勘過二0二兵工廠。不過就在會勘時,與會代表曾有鴻海背景人士,北市府因此被指為是偷渡鴻海,所謂的環保科技城,事實上就是要讓鴻海集團進入二0二廠。
其實,相關人士指出,如果二0二廠劃給中研院那二十五公頃地不動,其餘一百六十頃用來做北市府的環保科技城,還有機會闖關成功。但是問題就在鴻海要的是一百八十五公頃,如果祇拿下一百六十公頃,還是贏不了施振榮的渴望園區,才有中研院生技園區轉往林口之議。
但是中研院認為,改到林口不知要開發到何時才能完成,趕不上世界生技產業發展局勢與需求,因此也向行政院建議恢復原計畫。但實情是如此嗎?也不必然,由於政府已連續三年編列經費予中研院生技園區,到目前仍然沒有動靜,台北市政府都發局對於兵工廠內的拆遷工程一直沒有核發相關證明,頗有阻擋生技園區落腳南港的用意。
倘若阻擋成功,一百八十五公頃完整歸於北市府,然後以其他型式由鴻海入駐。不過由於二0二廠的風光實在太迷人,中研院當然不希望將生技園區蓋在風大、濕氣又重的林口台地,所以鴻海與中研院各自角力,加上北市府與軍方,形成四方拉鋸。
雖然鴻海要蓋環保科技城,但是立委蔡正元表示,「郭台銘想要將他在全世界幾個比較重要的工程師都找回來台灣,因為必須蓋房子給他們住,才有這個想法」,換句話說,「就是建築業,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的研究中心,而是在賣房子」。
至於中研院的生技園區又如何?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在二0二廠火工區改建生技園區,是低密度開發,不過也有立委認為,目前中研院院區內絕對可以再蓋生技園區,為什麼要那麼大的土地,令人費解。而且與鴻海心態類似之處,一樣要蓋宿舍,此等原始發想,與大財團犒賞高級幹部的做為不謀而合。
中研院現在已取消興建職務宿舍的規劃,是否以此交換而得以留在二0二廠,是有其關聯性。反觀鴻海因為難以獲取一百八十五公頃的全部土地,不能為郭台銘增添豪氣,加上北市府在審查過程出現種種疑點,遭到立委高志鵬與市議員李慶鋒的連番質疑,導致鴻海的環保科技城退出在南港的計畫。
如此峰迴路轉,又回到扁政府時代的原點,但是張曉風的動作卻引起塵埃。有藍營立委認為,張曉風對此事的瞭解度有多少,值得探究,但是馬英九因為一封信,親自勞駕並且召喚閣揆吳敦義、內政部長江宜樺、國防部長高華柱等政府一級首長勸說張曉風,還邀請媒體拍攝,並不是非常妥適的做法。
如果張曉風能勞動馬英九,除了顯示馬英九祇在乎高知名度文人、不在乎環保團體長久以來的呼籲,也表示馬英九在乎政策面又多於個人施政心態面,否則為何南方朔與張曉風的待遇相距甚遠?
再者,既然馬英九宣稱該案是民進黨政府時代就已決定,如果真的與環保衝突,應該立即改變政策,「外交休兵」、「前進大陸」等國家戰略就是依此而來,而且馬也擔任過台北市長,對於二0二兵工廠一定不陌生。此時他要賡續民進黨的政策,做個推動科技發展的睿智領導人,又要扮演說服環團人士的雄辯家,卻反而讓事情成為如翁啟惠所說的「焦點模糊」。
在越來越多人透視二0二兵工廠之後,政府有無能力抵抗商業利益的誘惑,頗讓外界憂慮。祇能說,生技園區蓋不蓋在南港,絕對是有人歡樂有人愁,從整個過程看來,顯現的是這幾年政府立場不夠明確堅定,才會讓各方都有插手攪局的機會,要圓滿落幕顯然是不能強求了。
<2010.05.27刊載於新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