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陳時中最近被周玉蔻的爆料一攪和,本來正流失的年輕選票,現在是雪上加霜。如果他把一盤好棋打到爛,很讓外界佩服。事實上,陳時中是選舉的外行人,過去他抬轎的多,自己坐轎是第一次,他的競選團隊與競選策略,感覺並非訓練有素,連泛綠人士都搖頭。
文◎李彥謀
陳時中最近被周玉蔻的爆料一攪和,本來正流失的年輕選票,現在是雪上加霜。如果他把一盤好棋打到爛,很讓外界佩服。事實上,陳時中是選舉的外行人,過去他抬轎的多,自己坐轎是第一次,他的競選團隊與競選策略,感覺並非訓練有素,連泛綠人士都搖頭。
文◎李彥謀
周玉蔻爆料,經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她有內幕,亦帶有一點權威感,因此常被告,她的生活就在媒體、法院與居家打轉,卻樂此不疲,政治立場從早年的偏藍,到後來轉到偏綠,有人喜歡看她揭發政客醜聞,有人恨之欲其死。這回她爆料章孝嚴與「中國小姐」的緋聞,軒然大波並不意外。
文◎李彥謀
蔡英文總統特赦前陸軍少將韓豫平、士官張淯森,法政界譁然,台派、獨派炸鍋。層峰的理由是:「情輕法重」,即韓豫平以「漢光演習」加菜金,核銷餐費2880元,情節是輕的;而法官依「貪污治罪條例」判刑4年6個月,刑期太重,所以予以特赦。
文◎李彥謀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周審查「會計法」修法,其實就是修總統的「國務機要費」,結果藍綠上演推擠戲碼,民進黨以人數優勢強渡關山,5分鐘內速戰速決,把該修正條文送出委員會,交付「朝野協商」,問題是,距離真正的修法解套,還有多少日子,需要慢慢數饅頭。
文◎李彥謀
已經接近四月底了,民進黨年底選戰的提名還是有點慢,雖然有「慢工出細活」一說,但也有「歹戲拖棚」的對照詞。太早提名,有時會有續航力不足的毛病;但提名太晚,也是有整合不及、準備不周的問題。民進黨可以一戰「六都」的人選並不少,難道還在思考要怎麼布局嗎?
文◎李彥謀
綽號「小強」的羅智強,命運多舛,原本想參選高雄市長,但四大公投案全敗,讓他打退堂鼓,他說是「高金素梅更適合選高雄市長」;而「空降」的負面批評,讓他很難甩掉。他自曝諮詢過韓國瑜,但韓顯然沒給「綠燈」。斷念高雄,他想北漂到桃園,又遭黨中央至地方派系的「圍強計畫」。
文◎李彥謀
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執意參選桃園市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不讓他選,明言「不會提名你」,黨秘書長黃健庭說,「羅智強民調最弱。」事實上,羅智強並不是朱立倫系統,桃園是朱立倫的「起家厝」,是鞏固黨魁之位與徐圖2024總統大選的關鍵直轄市,必須由能與朱立倫配合的同志來參選。
文◎李彥謀
2名黑衣人,在台北市與新北市警局局長與義警餐敘地點,扔下2大袋的千隻蟑螂,灑在2樓大廳,行徑只能讓人說,「沒有很誇張,只有最誇張」,且還能夠逃逸,雖然研判後認為與警察無關,與店家其他糾紛較有關,但前立委黃國昌說,「歹徒這種囂張的氣焰,其實也反映了台灣社會黑道橫行的現實。」
文◎李彥謀
趙介佑之亂,民進黨形象受創,不論認不認識趙介佑,或是只要認識趙介佑的爸爸趙映光、姑姑趙心瑜,幾乎都要與「黑道」畫上等號,連多位黨政高層都要出面自清,為恐惹來一身腥,唯獨國策顧問黃承國,跳到黃河洗不清,加上派系傾軋,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的能力更備受質疑。
文◎李彥謀
如果828公投結果不理想,「蔡蘇體制」恐怕就要解體,但是,什麼是理想,怎樣是不理想?對蔡政府而言,4個公投案都通過、或通過其中3個,是否為敗?2比2是打平嗎?若有3個以上的公投案被否決,是否又稱為勝利?據民進黨內部人士評估,以目前的狀況,可能會有1、2個公投案會通過。
文◎李彥謀
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可被創造性很高,政界多把他視為2024總統參選人之一,或是閣揆的備胎。日前他到台北參加松山慈惠堂祈安法會,與副總統賴清德同台,被問到兩人關係,鄭文燦說,「我們很好」;但稍早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在臉書發文抱不平,提到鄭文燦頻跑台北,都不會被指責,為何柯文哲離開台北,就被說是「荒廢市政」?
文◎李彥謀
台北市長柯文哲一直以來,都很努力地不讓自己成為2024總統大選的邊緣人,但無奈的是,受制於藍綠兩大板塊的壓縮,他還不能突破藩籬。其實,自從1990年代兩大陣營的競爭格局從成型到定型,就沒有人可以建立非藍非綠的第三勢力,柯文哲顯然也是山窮水盡。
文◎李彥謀
自從日本政府堅持將核廢水排入海中的消息傳出後,就引來各國撻伐,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也說,台灣亦曾將核廢水排入海中,他還在臉書貼出2張核二廠資料,證實排放廢水不但有「氚」,也有鈷58、鈷60、銫137、138等放射物質。立法院在野黨團則齊聲砲轟,要謝長廷回台灣備詢。
文◎李彥謀
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滿意度都下滑,這是《TVBS》在13日到20日所做的民調,機構效應的關係,可能還要觀察如台灣民意基金會、美麗島電子報,甚至民進黨自行做的民調會較準確。即使如此,蔡、蘇同步下滑,幅度超過誤差值,讓政界驚嘆連連。
文◎李彥謀
大甲媽祖會不會關心政治、或介入政治,但政治人物都希望得到媽祖的庇蔭。大甲鎮瀾宮媽祖日前回鑾,進入台中大肚區,這裡是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的選區,在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領銜下,陳柏惟、立委莊競程、前立委顏寬恒都接駕並短暫扛轎,天空一度下起短暫小雨,讓人稱奇。
文◎李彥謀
美國總統拜登的好友陶德訪台,蔡英文總統在官邸宴請該訪問團一行人,並留影紀念。外界焦點除了陶德,以及阿米塔吉、史坦柏格2位曾是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副國務卿外,我方出席的則以國防部長邱國正受到關注,因為美方此行對台海情勢相當重視,然而,副總統賴清德也獲邀參加,意義耐人尋味。
文◎李彥謀
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公布2項人事案,分別是行政院顧問丁怡銘、新任交通部長王國材。但是這2個人事案,都沒有獲得外界普遍的讚賞,丁怡銘甚至遭致一片反彈聲浪,不只在野黨,連民進黨自己人也開轟,綠委陳亭妃說,「要注意社會觀感」,現在就看蘇貞昌有沒有感了。
文◎李彥謀
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趙怡翔,證實已向駐美代表蕭美琴請辭,準備回台並投入2022年台北市議員選舉。曾在2016年菜英文勝選總統的開票當晚,擔任即時英文翻譯,被稱為「口譯哥」,又在總統就職典禮擔任司儀,有著「總統」的招牌做後盾,他若參選,「到處都有空間」。
文◎李彥謀
距離828公投日還有4個多月時間,這一投的結果,是決定閣揆蘇貞昌去留的期末考,還是只是期中考。民進黨此時多認為,公投結果不應該要由蘇貞昌負責,而且政策公投之後,如果政府依照民意做修正,閣揆可以不必去職,例如若同意重啟核四多於反對,除非閣揆不接受,就有必要求去。
文◎李彥謀
交通部長林佳龍14日晚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會面,蘇貞昌詢問林佳龍,「什麼時候是比較適當的請辭時間」,林佳龍表示,「4月20日」,除了太魯閣事故善後大致告一段落外,也以部長身分參加事故傷亡者的公祭,即負起政治責任離開內閣,蘇貞昌表示尊重,並批准辭呈。
文◎李彥謀
交通部長林佳龍還沒有真正下台,但外界似乎已有他須負起政治責任的心理準備,也紛紛為他的下一步做預測或規畫,包括他可以參選2022新北市長、甚至在2024與副總統賴清德搭檔,參選正副總統。
文◎李彥謀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4日)說,「2022桃園市長選舉,民進黨贏面大。」眾所周知,桃園市長選戰,對民進黨是一場硬仗,雖然蔡政府在中央的執政相對受到支持,在地方卻仍有處於劣勢的情況。特別是國民黨對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基隆、竹市,誇下海口要光復。
文◎李彥謀
已請辭的交通部長林佳龍,於上周末回部長室打包,他表露堅決請辭、不接受慰留的態度,傳聞可能接替的人選,或由現任次長王國材代理。行政院長蘇貞昌何時批准林佳龍辭呈?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目前搶修與通車檢測正進行到最後階段,待善後工作告一段落,蘇揆會再與林佳龍討論此事。
文◎李彥謀
民進黨政府11日定調,將不對8月底舉行的4項公投案提出對案。蔡英文總統在官邸與府、院、黨、立院黨團、黨內派系代表,針對公投及當前時局共商因應策略,討論後獲致「行政院及立法院黨團皆不提公投對案」共識,全黨將傾全力向社會各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