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八月八日,當中南部下起傾盆大雨之際,當天早上八點,有個指揮中心就不斷接到高雄屏東甚至來自台南縣、台東縣的災情回報電話,早上十點,這些災情通報的災區縣市,就集合近五千名志工準備投入救災的隊伍。

中午十二點,災民突然驚覺道路與住家積水,無法外出,正愁著三餐可能斷炊,卻有一盒盒熱騰騰的便當,已送到家門口。到晚上雨勢越下越大時,那群志工依舊在涉水搭乘橡皮艇與竹筏,為災民服務。

當受災區積水稍退,一批批更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民間志工,在這個動員效率極高的團體帶領下,如蜂擁般的投入災區的清掃與復原工作,到底是誰擁有如此高效率的動員與向心力,能在第一時間聚集這麼多的人力與物力投入?答案是:他們不是官方單位,也不是軍隊,他們祇有一個名字-「慈濟人」。

外界很好奇,慈濟救災行動為何能夠如此迅速、又能立即完成動員編組,比國軍部隊還有行動力?在九二一所展現的集體力量已讓國人驚訝佩服,十年之後的八八水災,慈濟的能量更為驚人,已使政府單位重視,更讓行政院長劉兆玄表示重建工作將與慈濟合作。

事實上,慈濟並不是靠「動員」來聚集能量,而是慈濟志工自發性投入的集體行為。在慈濟,有分工極細的任務分配與承擔(責任)區,由於慈濟社區志工照顧網已非常綿密地分布在全台各個角落,甚至每個村里平均都有十到二十多位慈濟志工,他們平日即落實社區投入與關懷,遇到災難發生,並不需要慈濟花蓮總會下達指令,就能立即集中人力與物資。

慈濟宗教處主任謝景貴指出,通常颱風來襲時,祇要陸上警報一發布,慈濟便在花蓮總指揮中心外,依地理區及行政區,於全台十一地設立「合心協調中心」。這次莫拉克颱風帶來超大豪雨,導致災情重大,慈濟還在合心協調中心下另外設置十七個「和氣協調中心」,其中包含許多社區照顧網,像是大圓之內有許多小圓,快速集結。

謝景貴強調,一般救災都是由當地照顧網出動,倘若人力不夠,才會經由協調中心從鄰近或更遠的縣市調集人力,物資也是一樣。就以這次救災的熱食主力「香積飯」來說,就是在各地均不夠因應情況下,緊急從花蓮總部調來四十萬份新鮮庫存。

除了動員快速,慈濟志工另一個最受矚目的是「紀律」,而紀律是以慈濟的「十戒」來規範。一般的佛教徒,大致是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

但是證嚴法師為因應時代生活,又增訂「五戒」─「不抽菸、不吸毒、不嚼檳榔」、「不賭博、不投機取巧」、「孝順父母、調和聲色」、「遵守交通規則」、「不參與政治、示威遊行」。

慈濟的「十戒」中,「不殺生」是「尊重生命」,即使物品也有生命,使用時應惜物感恩;「不偷盜」是不取不義之財;「不妄語」則是不僅不搬弄是非、口蜜腹劍,還應該時常口吐蓮花、讚美他人。

證嚴法師多了其他「五戒」規範慈濟人,其「第六戒」是為了維護個人形象與健康;「第七戒」是嚴禁賭博,包括視同投機行為的購買彩券;「第八戒」侍奉父母如堂上活佛,則是做人的根本,理直氣「和」、慈顏愛語則能減少與人的衝突,也能多結好緣;「第九戒」騎乘機車戴安全帽、開車繫安全帶可以保障生命安全;至於「第十戒」,並非教人不關心政治,而是重視理性和平、不主張抗爭,避免遭人惡意解讀為團體意圖,招致無謂的傷害。

在慈濟「十戒」規範下,外界看到慈濟人的「行儀」,多是訓練有素且有紀律。而維繫慈濟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的中心思想,就是經由從會員、到一年見習的志工訓練、一年委員、到慈誠培訓結業,並經考核通過後,獲授證的慈濟師兄姐已將法師的法入心,能為慈濟人的規範。

外界比較好奇的是,如何區分真正的慈濟志工?外界常看到穿著慈濟制服的志工,其實從衣服樣式可以區分其身份。

當看到的穿白褲、白領藍衣、戴白帽者,就是俗稱「藍天白雲」的志工,他們可分為已授證慈誠隊員(男性志工)或委員(男性及女性志工)、以及培訓慈誠委員,後者的差別是他們雖然也穿著「藍天白雲」制服,但這些志工的制服或帽子,並無慈濟的標誌,必須要等到培訓一年經核可完成後,才能授證換上有慈濟標誌的制服。

這些志工的身份就好像是軍警校生,雖穿著軍警服,但無階級,要等到授階後,才能掛上如同帶有軍警階的角色。而今年慈濟培訓的全台人數約有五千人,目前培訓課程已接近尾聲,通過可核者,約在九月到十一月會回到花蓮尋根,在證嚴法師面前皈依後,於年底左右獲得授證。一旦這批志工授證後,全台已授證的慈濟志工將達到五萬多人以上。

除了藍天白雲之外,還有一種是穿白長褲、灰色上衣志工服的志工,他們是社區志工、接受見習培訓的志工、以及環保志工,這群志工現在約有六萬多人。

在慈濟志工中,還有一批為數達三千人的「三合一人文真善美志工」,這一群志工的任務是忠實的紀錄慈濟各社區道場、活動的全紀錄,也就是外界俗稱的記者,但在慈濟,他們不稱為記者,而是人文真善美志工。

慈濟的人文真善美志工群之組成非常多元,大部份都是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尤其是擔任學校校長的所佔比例很高,也有少數真正媒體人出身,例如資深軍事記者、現任民眾日報副總編輯林弘展,其新聞資歷二十三年,加入慈濟後,因為是媒體主管出身,人脈廣泛,除承擔慈濟北區公關行政新聞聯絡工作之外,還常揹著相機、拿著紙筆,在慈濟大型活動、甚至社區道場舉辦活動時做大藏經紀錄。

不過別以為在外是資深媒體人,進入慈濟後就有免受訓的特權,因為想要成為人文真善美志工,就得從頭接受人文真善美通識課程的培訓,像林弘展去年就去參加兩年一次的人文真善美培訓,而且還是被編在「新芽組」,也就是說即使新聞資歷超過二十年、訓練超過百位媒體新人、看過上萬篇新聞稿的老記者,進入慈濟後依然得從頭學起。

林弘展表示,在慈濟是學習報導真實紀錄,與他從事外界新聞工作二十多年的自我發揮、製造新聞的態度完全不同。因此要進入慈濟,首先要誠正信實,不容造假,這是人文真善美的精神,也是闡揚慈濟宗門、靜思法脈必備的修為與責任。

不過,像林弘展這種媒體主管的慈濟人,可不是閒著祇讓他發揮媒體公關及採訪功能。在社區內,他同樣必須隨時補位去幫忙音控播音與設備調整、協助資訊通訊問題、甚至搭帳篷、搬桌椅、幫忙炒大鍋菜、擔任慈濟師姐訪視特定訪視戶時的安全維護等。林弘展說,以前未加入慈濟前,這些叫苦差事,加入慈濟後才知道,原來這叫做幸福,因為能付出就是幸福。

慈濟的組織極為龐大,但真正撐起慈濟運作功能的,不是慈濟的醫療、教育、慈善與人文志業體,而是龐大的志工群,這些志工群其實是依縣市做各層級的區分,包括最基層的組織稱為「協力組隊」,而協力組隊之上稱為「互愛組隊」、互愛之上稱為「和氣組隊」,而每個北區、中區或南區最大的組隊稱為「合心組隊」,包括公關、人文真善美、訪視、醫院志工、培訓、課務等,都有所謂的合心幹事,負責各功能組的協調角色。

事實上,不管在外的職業有多大、年齡有多大、加入慈濟有多麼資深,在慈濟裡是不分階級、貧富、貴賤,祇有互相稱呼師兄姐,或者是就讀大專院校的慈青,會稱身穿藍天白雲的志工為師伯或師姑外,在慈濟志工群中,地位都是一樣。

在慈濟,人有無限可能也有無限功能,但每個人都做得很歡喜,尤其越苦越累的差事,越多人搶著做,像這一次到災區救災與打掃,幾乎是搶破頭,原因是,感恩有這個機會讓他們見苦知福。

慈濟人很是可愛,每月進行各種課程、精進與共修時,慈濟的名言就特別多,諸如要成為慈濟人必須要體認到「四莫」,就是「事多莫憂、事少莫愁、事來莫推、事過莫追」。

所謂「事多莫憂」是不要憂慮好多事做不完或做不到,因為在慈濟,隨時都會有人來補位,來成就好事;「事少莫愁」,慈濟不會事少,是看自己能不能掌握自己勇於承擔的幸福指數;「事來莫推」就是不要推掉臨門的幸福差事;「事過莫追」是不要常去想、或有意無意提到自己做過的承擔有多好、多受肯定,要知道能成就一件好事,是很多人的幫忙,感恩都來不及,不能總是想著自己多有貢獻。

慈濟還有比較特別的「補位哲學」,慈濟人以人有五指各有功能,用在投入慈濟志業剛好可以引申為,大姆指是「勇於承擔」,因為主動勇於承擔的人,誰都會對他比個「讚」的大姆指。

食指是「承先啟後」的用意,對於「勇於承擔」的大姆指給予適時協助;中指是「頂天立地」,因為五個手指頭,中指最長,意謂天塌下來有它頂著,因此可稱為「勇於負責」。

無名指是「默默付出」,因為它叫「無名指」,「默默付出」就是縮小自己;小指是「樂於配合」,因為小指頭是五個指頭最小的,但它卻最具功能,它可以不是主角,但是卻得替其它四指功能進行補位,所以任何一指有需要幫忙的,小姆指都可以派上用場,所以叫「樂於配合」。

這些慈濟人的哲學理念,當有任何作為,都要依據「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行事,因此不論是救災、社區訪貧助孤老,慈濟人藍天白雲的身影,代表的是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2009.08.27刊載於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