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花蓮台灣東部風景秀麗,崇山海岸奇絕的勝地,不論自然、人文、社會、傳統,甚至族群的組成,都保留著純樸的風氣與人性的淳厚,被稱為「人間淨土」,是相當合宜的形容。今日多數人稱呼花蓮為「後山」,辭意雖美,但也有些許貶意,是取其開發緩慢,未能跟上台灣進步的速度名之。

歷來花蓮的選舉,在地方人事、派系、族群的紛擾上,並不下於眾人熟知的西部縣市。在地方派系的競逐上,主要由「客家派」與「閩南派」兩大族群勢力所構成。不過這兩大派系,大部分還是匯集在泛藍與國民黨之下,或者說是泛藍一家獨大,沒有綠軍分一杯羹的餘地。

但是即使如此,馬英九仍然希望由自己的嫡系人馬入主花蓮縣府,跳脫地方派系的牽制,一方面為二0一二年大選提前練兵,再者把將來面對地方派系的責任交給縣長去執行,馬英九則繼續不沾鍋,維持形象。然而,天不從人願,親信葉金川兵敗花蓮黨內初選,如意算盤盡失,現在祇能交代秘書長詹春柏為杜麗華掃除障礙。

此次花蓮有意參選者,包括立委傅崐萁、議長楊文值、副縣長張志明、花蓮市長蔡啟塔、前農業處長杜麗華等,都是在地出身、耕耘已久,與地方派系都有直接及間接關係的政治人物。謝深山眼見自己屬意的接班人面對眾人虎視眈眈,因此向中央建議由葉金川空降花蓮參選,看看能否以馬英九的光環震懾各方勢力。

馬英九與葉金川顯然都認同這樣的計畫,但是當面臨地方實力型人物,不但討不到便宜,還碰了一鼻子灰。原本黨中央決定停辦初選,直接徵召葉金川,但是反彈太大,不得不重啟初選,讓馬團隊見識到地方的難以應付。不久後,技術性阻隔傅崐萁、勸退楊文植、蔡啟塔與張志明,唯讀杜麗華堅持不退,就算當時的秘書長吳敦義也沒辦法。

黨與高層接連兩次,要為葉金川排除參選困難竟是如此不順,且地方勢力在初選階段,挺杜多於挺葉,讓馬團隊看了傻眼。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葉金川竟然敗給杜麗華,而且先前已退出初選者,許多基層支持者都偏向杜麗華。

初選結束並沒有讓花蓮單純化,在擠下葉金川之後,地方勢力決定挑戰杜麗華,包括傅崐萁、張志明,而張退出國民黨、與綠營接觸,更得到謝深山鼎力相助。地方派系的無法整合,導致國民黨面臨分裂,讓民進黨深自竊喜。

事實上,花蓮縣長這個地方權力的核心,一直以來都是國民黨內各派系與勢力的爭奪。除第一屆民選縣長楊仲鯨是無黨籍外,其後十四屆縣長都是國民黨籍,而且國民黨對於閩、客等派系進行平衡,輪流擔任縣長與議長,沒有其他政黨或個人能夠介入花蓮政壇。

民進黨成立後,地方派系與政治權力競爭更為激烈,新的政治權力結構開始出現轉向。一九九三年,民進黨首次在花蓮提名縣長候選人陳永興,對決國民黨王慶豐,民進黨雖明知不可為,仍毅然投入大選,一是藉此宣揚理念,二是展現最大在野黨的格局,特別是將選戰層級拉高至政黨對抗,為政黨政治在花蓮注入新活水。

一九九七年縣長選舉,政黨競爭正式取代閩客派系之爭,國民黨王慶豐尋求連任,民進黨派出年輕學者游盈隆挑戰。國民黨在行政系統與工商業組織系統得到奧援,民進黨則獲得特定的醫生、教師與環保團體等的支持。最後王慶豐以一萬七千票差距擊敗游盈隆,雙方得票率為五六‧八%與四三‧二%,政黨政治已展現規模。

然而,在縣議會以下的地方選舉,國民黨仍保有一面倒的優勢,包括鄉鎮長與代表,都由各式各樣的小派系、家族所掌握。他們在縣級以上選舉,經過中央下放的資源,可以聽命行事進行動員;但是若與他們有切身關係的縣級以下選舉,就挺身而出,從這次縣長初選的紛擾,以及各種令人意料之外的發展等,都顯現地方勢力讓馬團隊見識到地方勢力的頑固。

馬英九是否能不與地方勢力溝通,現在取決於詹春柏的功力,祇是現在要拉拔杜麗華,似乎有千萬斤重。而且馬英九在葉金川敗北之後,收服花蓮地方派系的計畫暫時行不通,或許等連任總統後再作打算。但是屆時馬沒有選舉壓力,會不會還想處理地方派系,答案是未知數。

民進黨在八年執政期間,始終無法突破花蓮地方勢力的缺口,幾次選舉動用龐大資源依然落敗,因此這次的提名策略作了一些因應,先尋求在地合作對象,不急於提名。

其實,馬英九派葉金川是一招好棋,可惜被地方派系打了回票,偷雞不著的結果,搞不好會把整個縣政都拱手讓人;不過往好處想是,國民黨若是在花蓮被輪替掉,未來花蓮的地方派系就真的被綁住手腳了。

<2009.10.08刊載於新新聞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