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美、中領袖高峰會—歐胡會,上周在北京登場。民進黨就會後的「聯合聲明」內容,對馬政府在國家主權上步步進逼,希望延續美國牛肉、MOU之後,成為第三個攸關台灣主權的選戰熱門議題。祇不過,新聞版面被吳育昇的緋聞案、以及選戰的口水所遮掩,未成為政壇焦點。但這是否會成為改變台灣前途的引線?歐巴馬是不是屈服於北京?馬英九是否外交休克?又或者此時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刻?朝野仍是各說各話。
歐巴馬與胡錦濤兩位世界強權領袖,當天一早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聊了兩個小時,討論重點包括中美貿易、人民幣匯率、全球暖化等問題。會後簽署聯合聲明,內容祇提到三個公報,沒有台灣關係法;之後的記者會上,雙方都表示會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歐巴馬此時才提到會繼續以「台灣關係法」為基礎,不會傷害台灣利益。
民進黨關切的,或者說想用來作為政治武器的,是美中領袖的發言,也就是與「現狀」、特別是美國的態度,尤其是歐巴馬首次對台灣前途的發言,有沒有與過去出現基本政策上的變化?
既然聯合聲明沒有提到台灣關係法,民進黨認為這是台美關係的大倒退。黨主席蔡英文指出,問題重點在於美國的政策與態度,尤其在美國現行政策中,台灣關係法是否仍為美國對台政策及兩岸政策的重要指標元素,外交部應儘速要求美國政府釐清,以及台灣是否屬於中國的一部份?
對於美國首次表示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說法,蔡英文也認為這是台美關係質變的象徵,而在面對國家主權倒退的情勢下,馬總統不但誤判此不利發展,還沾沾自喜,不加澄清,誤認是美中台關係的最好時刻。
前副總統呂秀蓮更對此抨擊馬英九是「外交白痴」,她強調,聯合聲明透露的警訊,就是中美已經站在同一陣線。
主管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的國安會,針對聯合聲明還特地發出新聞稿,提到二00三年六月在法國亞維昂八大工業國峰會,美國向胡錦濤強調基於「三項公報、台灣關係法,與不支持台獨的『一個中國』政策」,是馬總統所謂的六年來美方最後一次提到「台灣關係法」。
不過立委管碧玲則做了統計,指正國安會的錯誤,表示當時並非最後一次,因為美國在二00三年還有另外二次、二00四年有三次、二00五年有五次、二00六年有一次。
國安會還指出,二00六年四月二十日胡錦濤首度以國家主席身分訪問華盛頓,在高峰會後的記者會上,布希總統並沒有提到「台灣關係法」。但是管碧玲認為,當時布希也沒有提到「一個中國原則」。
而主管對外事務的外交部,次長沈呂巡在國會接受質詢時表示,美國總統是否提到「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並不重要。
實際上,三個公報是比較傾中的,當時美國的目的是要拉攏中國「反蘇」所做的讓步,而犧牲了部分台灣的利益;為了彌補台灣,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來挽救,甚至雷根時代的「六點保證」,更是台灣的護身符。此後歷經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等總統,他們對台政策的發言,都沒有超出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
但是到底重不重要,從統計上來看,美國總統自二000年陳水扁上台後,在公開場合有十六次提到台灣問題;二00二年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論,即使讓美中台情勢變得僵化,但是隔年起,美國總統對台灣問題還有十二次的談話,其中十一次提到「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
但是正當民進黨火力全開,總統府也跳入台灣關係法的漩渦中時,戰略學者出身的立委林郁方,則透析了「聲明」與「談話」的差異,並希望民進黨上下與蔡英文都該多用功,這似乎已指出民進黨的策略有詐。
林郁方說,依外交慣例,在「聯合聲明」中會出現的文字,是雙方都同意的部分,為中共不願意承認「台灣關係法」,所以祇會出現在美國單方面的陳述中,不會出現在美國和中共的「聯合聲明」。
追溯到上一次美國和中共的聯合聲明,是在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九日,江澤民訪問華府和柯林頓共同發表,其中祇提到「雙方同意,從長遠的觀點出發,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基礎上處理兩國關係」,和「美方重申,美國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一樣未提「台灣關係法」。
對於民進黨認為,美國首次表示「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說法,是台美關係倒退。林郁方駁斥說,在「八一七公報」就已經出現「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是指導中美關係的根本原則」等字眼;而「上海公報」也提到「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林郁方強調,歐巴馬在聯合記者會上,能在中共的首都、當著胡錦濤的面,將「台灣關係法」與三公報並列,已經很不錯了。而且歐巴馬在記者會中的發言,祇承認「西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卻始終沒有說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就連雙邊「聯合聲明」中也沒有。
對照一九八二和一九七二年的「八一七公報」和「上海公報」,均明白指出「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這次歐巴馬並未掉入中共所設的陷阱,也沒有說出中共想要聽到的話。林郁方研判,胡錦濤和中共高層對歐巴馬的談話,一定感到非常不高興;這起碼證明現階段美國和台灣的關係,可以說是「審慎樂觀」。
2003年以後美國總統對一中政策與台灣關係法發言統計
時 間 |
場 合 |
內 容 |
2003.10.19 |
在泰國曼谷布希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 |
布希總統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基於美中三個公報、台灣關係法及不支持台灣邁向獨立(moving toward independence) |
2003.12.09 |
布希總統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記者會 |
布希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反對中國或台灣片面改變現狀」 |
2004.03.26 |
布希總統祝賀台灣總統選舉結果 |
重申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基於美中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 |
2004.07.30 |
密蘇里州春田市登上空軍一號時 |
白宮發言人說明布希總統在萊斯國務卿訪問中國的後續動作,打電話給胡錦濤時重申,基於美中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一個中國政策不變。 |
2004.08.09 |
於美國維基尼亞州安納戴爾北維基尼亞州社區大學演說 |
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基於美中三公報、任何一方不能片面改變和平解決的環境。 |
2005.9.13 |
布希總統在美國紐約與胡錦濤會面 |
白宮發言人轉述布希總統會面時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基於「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 |
2005.11.16 |
布希總統在日本京都談「自由民主」 |
重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基於「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任何一方不得企圖片面改變現狀」。 |
2005.11.16 |
布希總統在日本京都與日本首相談「強化關係」 |
重申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任何一方不得企圖片面改變現狀。 |
2005.11.20 |
北京中國世界大飯店(China World Hotel) |
國務卿萊斯轉述布希總統重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基於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任何一方片面moves中國挑釁、台灣片面move for宣佈獨立沒有改變。 |
2005.12.20 |
美國紐約 |
國家安全助理轉述布希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時重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基於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灣獨立、希望北京、台北對話。 |
2006.04.20 |
布希總統在白宮南草坪歡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
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基於三個公報、台灣關係法,反對片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鼓勵雙方避免衝突或挑釁的行動,相信台灣的將來必須和平解決。 |
2008.03.22 |
布希總統祝賀台灣總統選舉結果 |
重申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透過AIT與台灣維持緊密非官方關係。 |
資料來源:立法委員管碧玲國會辦公室
中美聯合聲明關於台灣部分對照
2009年11月17日,北京 |
1997年10月29日,華盛頓 |
雙方強調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重要性。中方強調,台灣問題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美方信守有關承諾,理解和支持中方在此問題上的立場。美方表示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美方歡迎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期待兩岸加強經濟、政治及其他領域的對話與互動,建立更加積極、穩定的關係。 |
兩國元首決定,中美兩國通過增進合作,對付國際上的挑戰,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共同致力於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為實現這一目標,雙方同意,從長遠的觀點出發,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基礎上處理兩國關係。 中方強調,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妥善處理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美方重申,美國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 |
資料來源:立法委員林郁方國會辦公室
<2009.11.26刊載於新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