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鐘擺效應,是政治選舉學的理論,在民主化國家會發生,台灣也走在這條道路上。2008年馬英九利用鐘擺而大敗民進黨,2012年民進黨希望靠著鐘擺奪回政權,可惜鐘擺還未擺盪到綠軍這一方。

2016年,經過國民黨8年執政,無能的辱名已讓藍營吃進苦頭,鐘擺此次適盪到綠營陣營,班師回朝的日子僅剩下最後倒數。然而,有些藍軍支持者還希望2014年地方選舉的慘敗,是鐘擺靠向民進黨,之後就該擺回國民黨才是。可惜,地方與中央政權的輪替,卻不能混為一談,即使是美國,總統大選與其中的國會改選,並不必然存在著鐘擺效應。

從坊間不論是偏藍或偏綠的機構與媒體所做民調觀察,國民黨朱立倫始終落後給民進黨蔡英文,而且幅度還不小,這樣的結果,比2014年投票前的民調數據差距還要大,就說明2014年九合一選舉後的鐘擺,不但還未盪回,甚至還未到國民黨的谷底。

事實上,鐘擺效應可分為大鐘擺、中鐘擺與小鐘擺,也就是總統大選是一個鐘擺,縣市長選戰是第二個鐘擺,小鐘擺則是立委選舉。這三類選舉與政治意識、政黨認同、族群、階級較為密切,才可能有所謂的鐘擺效應。

值得觀察的是,民主成熟國家的選民,會區分大、中、小的鐘擺該如何取捨,不容易以小鐘擺去改變大鐘擺。但是,大鐘擺卻有可能帶動中、小鐘擺的晃動,這是物理與動力的原理。因此,認為縣市長之地方選舉,是一次鐘擺的盡頭,是該擺盪到另一邊時,這種想法有些天真。

2014年之前,綠軍只在6個縣市執政;2014之後,卻增加到13個縣市,直轄市從2都增加到4都,還有偏綠的台北市柯文哲,等於掌握四個半。這些首長們初次登台,正想操兵表功,人人都賣力輔選,試圖拉高蔡英文的得票率,就是俗話說的「輸人不輸陣」。

1997年民進黨也在地方奪取過半的地方政權,才造就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不過當時的氛圍還有些詭異,「國民黨本土派」及李登輝的魅力影響下,民進黨僅獲得近四成得票。但是,這些因素的堆疊效應已經相當薄弱,民進黨人士唯一可以效忠的就是黨中央,這種加乘效果,爆發力會更加驚人。國民黨確實已經無招可使,馬政府的無能、地方政權的優勢不再,朱立倫要拿什麼與蔡英文決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mlee 的頭像
    ymlee

    李彥謀部落格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