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目前「五年級」、「六年級前段班」的家長,在二十多年前還是青澀高中生時代,對廣播電台一首補習班的廣告歌應該耳熟能詳,它的歌詞是「××補習班、××補習班、是台大的搖籃、是升學的跳板」;現在的補習班更有個口號:「選擇××、不必選高中」,都是以學子能進入台灣最高學府-台大作為號召。
《新新聞》在先前兩個系列專題的統計資料,頗能驗證好的國中是進入明星高中的跳板,就讀明星高中就像進入台大的搖籃。本刊這期持續探索,統計全國明星高中考取台大比例的前三十名,是有別於以「高中錄取分數」為排名,而以「考上台大」作為另一種明星高中排名的參考指標。
根據資料,國內各公立高中九十七年考上台大比例最高的前三十所明星高中,光是台北市的公立高中就高達十二所,其四成的比例確實驚人;而錄取台大前十名的明星高中,學校在新竹以北(含北、桃、宜、基)就高達八所,八成的比例更令人咋舌。
在九十七年錄取台大比例最高的前十所明星高中,除外界熟知的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分佔第一、二名之外,第三名竟然是由近年異軍突起的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中,以三二‧四%的錄取率,拿下全國公立高中錄取台大的「探花」。究其原因,是這批兼具高學歷電子科技中高階主管的子弟,經過十多年的中小學教育後,逐漸開花結果,終在學測大放異彩。
緊接其後的,是台北市老牌明星高中-師大附中,以二六‧三%位居第四,第五名則是台中市台中女中,錄取台大比例為二十‧六%。以上前五名明星高中,其畢業生錄取台大的比例都超過百分之二十。
在第六到第十名的排名部分,依次是台北市的國立政大附中、中山女中、成功高中,分佔六、七、八名;第九名是桃園地區第一志願的國立武陵高中,有十七%;第十名是高雄市高雄女中,錄取率為十六‧一%。
第十一到二十名的學校,其中高雄市高雄中學與台中市台中一中,都是相同的十五‧一%錄取率,並列十一名;第十三名是台南市台南一中,有十二%的錄取率。事實上,以上十三所明星高中,以其高中錄取分數統計,都在全國前十五強高中之列,每年名次容或變動,卻是相距不大。
不過,從十四名開始到二十名的學校,除了錄取台大的比例已落到百分之十以下,且排名的變動也較大,他們分別是台北市松山高中、台南市台南女中、台北市大同高中、台北縣板橋高中、新竹市新竹女中、台北市麗山高中,以及宜蘭縣宜蘭高中。
這七所學校中,北市有松山、大同與麗山高中入榜,這三所也都是北市的前十強明星高中,另外台南市台南女中是台南地區女生第一志願,台北縣板橋高中則是台北縣的第一志願,新竹市新竹女中則是新竹地區女生第二志願(僅次於竹科實中),至於第二十名,則是頗讓外界跌破眼鏡的宜蘭縣宜蘭高中。
新竹女中是傳統優秀女校,但近年的入學錄取分數已難以進入全國前三十二強,除了受到竹科實中崛起所影響,北市新興明星高中誘人的升學績效也造成磁吸效應。但是竹女在考取台大的比例仍然發揮相當的實力,可證明其學生素質與師資仍不能小覷。
而位處蘭陽平原的宜蘭高中,這批今年畢業的學生在三年前入學時,最低錄取分數祇有二0二分,卻能在考取台大比例上綻放異彩,一部分原因是宜蘭子弟有強烈的在地認同感,優秀子弟會選擇留在宜蘭就讀,而不是走雪山隧道、或離鄉背井遠赴台北明星高中求學,也造就宜中在今年進入全國公立高中錄取台大比例前二十名金榜。
在台大錄取率第二十一名到三十名的公立高中,分別是台中市文華高中、彰化縣彰化女中、嘉義市嘉義高中、新竹市新竹高中、台北市大直、景美、中崙高中、桃園縣中壢高中、台中縣大里高中,以及彰化縣彰化高中。
這個區塊比較特別的是,除北市大直、景美、中崙等明星高中卡位之外,各縣市第一、二志願的高中開始入榜,包括台中市第二志願的文華高中、彰化縣女生第一志願的彰化女中、彰化縣男生第一志願的彰化高中、嘉義地區男生第一志願的嘉義高中、新竹地區男生第二志願的新竹高中、桃園地區第二志願的中壢高中,以及台中縣第一志願的大里高中。
北市的大直、景美、中崙等明星高中都是今年基測入學成績全國前三十二強的名單內,他們的基測入學分數約排行全國二十幾名,與錄取台大排名二十五到二十七,也相當一致。
但是包括彰化高中、彰化女中、嘉義高中、新竹高中這四所縣市第一、二志願,在今年基測新生入學成績都無緣進入前三十二強的名單內,狀況類似宜中,也就是該縣市優秀國中畢業生較少跨區就讀,選擇留在縣內傳統名校,三年高中苦讀後衝出了優異的成績。
相反的,今年基測在全國前三十二強的學校,其中包括高雄市高師大附中、瑞祥高中,高雄縣鳳山高中、鳳新高中,台中市台中二中、惠文高中,台北市西松高中、內湖高中等,在台大錄取比例上,被先前幾所地區名校後來居上,無法保持在全國領先群,未來仍有加強的空間。
但有一說則是,這些位在全國前三十二強後段學校的學生,不少會以插班轉校方式進入更好的高中或私校就讀,以至於拉低了錄取台大的比例,這種風氣在中南部還頗為風行。
不過,今年基測最低錄取排名第十六名的高師大附中,是另一種觀察的指標,其在九十七年錄取台大只有八人,但若計算錄取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等五所頂尖大學的比例為三四%,錄取「中字輩」的中央、中興、中正與中山有十八%,合計錄取以上國立大學為五二%。若加計錄取國立大學與醫學大學相關科系比例為八九%,成績斐然。
或許,位於南部高雄市的高師大學生不太有台大迷思,也許「選系優於選校」是其原因之一,所以台大錄取的人數比台北大直高中不到三百位畢業生少。但高師大附中在台、清、交、成、政各大學的錄取比例,交出三四%的佳績也令人刮目相看了。
九十七年全國各公立高中錄取台大排名表
排名 |
學校名稱 |
97年錄取 台大比例 |
97年錄取 台大人數 |
94年基測最低錄取成績 |
學校特色 |
1 |
台北市立建國中學 |
43.2% |
543 |
280 |
基北區男生第一志願 |
2 |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 |
41% |
434 |
277 |
基北區女生第一志願 |
3 |
新竹市國立竹科實中 |
32.4% |
37 |
267 |
新竹區第一志願 |
4 |
台北市國立師大附中 |
26.3% |
255 |
276(男)275(女) |
基北區男女生第二志願 |
5 |
台中市國立台中女中 |
20.6% |
151 |
271 |
中彰投區女生第一志願 |
6 |
台北市國立政大附中 |
18.1% |
42 |
269 |
基北區10大明星高中 |
7 |
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
17.9% |
171 |
266 |
基北區女生第三志願 |
8 |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 |
17.8% |
173 |
268 |
基北區男生第三志願 |
9 |
桃園縣國立武陵高中 |
17% |
146 |
269 |
桃園地區第一志願 |
10 |
高雄市立高雄女中 |
16.1% |
131 |
264 |
高高屏區女生第一志願 |
11 |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
15.1% |
134 |
269 |
高高屏區男生第一志願 |
11 |
台中市國立台中一中 |
15.1% |
180 |
272 |
中彰投區男生第一志願 |
13 |
台南市國立台南一中 |
12% |
102 |
262 |
台南地區男生第一志願 |
14 |
台北市立松山高中 |
9% |
73 |
266(男)263(女) |
基北區10大明星高中 |
15 |
台南市國立台南女中 |
7.5% |
57 |
259 |
台南地區女生第一志願 |
16 |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 |
6.5% |
37 |
263(男)259(女) |
基北區10大明星高中 |
17 |
台北縣國立板橋高中 |
5.2% |
41 |
259 |
台北縣第一志願 |
18 |
新竹市國立新竹女中 |
4.7% |
34 |
242 |
新竹區女生第二志願 |
19 |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 |
4.3% |
12 |
258 |
基北區10大明星高中 |
20 |
宜蘭縣國立宜蘭高中 |
4% |
23 |
202 |
宜蘭地區第一志願 |
21 |
台中市國立文華高中 |
3.9% |
31 |
259 |
中投區第二志願 |
21 |
彰化縣國立彰化女中 |
3.9% |
23 |
254 |
彰化地區女生第一志願 |
23 |
嘉義市國立嘉義高中 |
3.8% |
24 |
228 |
嘉義地區男生第一志願 |
24 |
新竹市國立新竹高中 |
3.7% |
28 |
247 |
新竹區男生第二志願 |
25 |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 |
3.4% |
10 |
256 |
基北區10大明星高中 |
25 |
台北市立景美女中 |
3.4% |
29 |
248 |
基北區10大明星高中 |
27 |
台北市立中崙高中 |
3.1% |
11 |
259(男)258(女) |
基北區10大明星高中 |
27 |
桃園縣國立中壢高中 |
3.1% |
26 |
253 |
桃園地區第二志願 |
29 |
台中縣國立大里高中 |
2.9% |
16 |
257 |
台中縣第一志願 |
30 |
彰化縣國立彰化高中 |
2.8% |
24 |
253 |
彰化縣男生第一志願 |
整理:李彥謀
<2008.10.16刊載於新新聞週刊>
就理工科而言
清交的工學院科系其實很多都比台大高分
像新竹高中進入清交的比例相當高
一定要讀台大嗎?
抱歉 我是嘉中畢業的我們那時是"雲嘉"第一志願的學校
本校特色: 升學醫科成績斐然!
98學年度考上醫牙中醫人數,依然維持在全國前十,如果計算比例更在全國前五。
本校學生以選系為主要考量,選校為輔。
以上給您參考
我想說的是 其實就我們學校和北部學校的差別是如果兩個人皆考不低的分數
北部人會選則留在臺大的其他分數比較沒那麼高的科系(即使成大電機比臺大地理高 但就學校來說 當然選臺大 而且不用搬家) 而我們學校的人就會選擇離家近的學校 (讀成大有事沒事就可以回家)
意思就是 北部會因為地緣就選擇臺大(幾乎不管是什麼系了) 而中南部學校就會離家較近的其他傳統名校 所以我覺得其實地緣佔很大的關係 還有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學校的人都好像比較有想法 今年一類五科榜首是選台師大特教(可上法律) 二類榜首選清大電機(可上臺大物理) 還有一個考過校一的選台藝大 雖然我們學校並不是聲譽卓著 但前幾名上臺大也綽綽有餘了 有這些想法或許是因為當初沒考上第一志願(或做了不同選擇) 發現其實這樣的人生也不錯吧(笑) 我也是呀XD
幫我的母校說一下話XDD
.....
很大的謬誤:竹中竹女絕非第二志願
因為竹科實中入學只有那一群人可以~~
(茲不贅述是哪一群人 因為太麻煩了)
所以竹中可以招到最優秀的學生~~
再說竹女比竹中前面的原因是因為
竹女的人大多是文組~會跑去台大
竹中是理工~能上清交大頂尖的系會留在清交大
(不會跑到台大後段系@@)
所以你說這個準不準呢??
至於實驗排名那麼前面沒啥奇怪的
他們是菁英教育~~
基本上在新竹地區來說的話
竹中竹女還是大部分學生的第一志願喔
因為實驗中學如果非原國中部直升的學生想入學
只能以考取資優班的方式入學 也就是沒有登記分發的選項
在我國中升高中還是這樣(94年度畢業)
但如果以分數來排的話也的確是這樣沒有錯啦...
然後我也很不巧是新竹高中的畢業生(97年度畢業 剛好就是這個表裡面取的樣本XD)
"地緣"的狀況對同學選大學的影響真的頗大 相當贊同樓樓上的說法
另外在台大 台北人還是占大多數(以我們系上來看) 即使是台大 地緣好像影響也很大
只是想為母校還有高分選擇留在清大交大的同學說點話 感謝^^
對咩 先來瞭解一下新竹這裡的狀況再說...
我高中是竹中的、大學是交大的
豈不是一輩子都被實驗->台大的人踩在腳底下?
NO.不是這樣的。
唉!...好久以後的回覆喔
都快一年了....哈....我是實中的學生,我想先跟樓上兩位闡明....實中現在是招收30名竹苗生(資優班入學再分班),科學班25人大家都可以考...(所以別再說只有”某”一群人可以考啦~)
然後樓主啊.我覺得新竹地區的確是有很大的地緣關係,因為竹科的關係,很多人的家長都是清交大出身,我們從小就被灌輸清大好,交大妙(類似啦XD)的觀念,相對於北市的學校,我們的台大憧憬沒那麼嚴重,像敝校就有滿級的學生去了交大...還有...竹科地區還會有很多人選擇直接出國(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我的學測也可以上NTU.EE.),直接影響了上台大的表現
不過...我也同意您的看法,社會大眾才懶得管那麼多(還有那種比”台大上了多少人”....敝校全上了也沒幾隻),他們只管帳面上的表現,這是無庸置疑的...
不一定是台大就是比較好,選校重要,但是選系更重要,最重要的是看最後一張畢業證書
我是台中一中畢業的醫師,我認為這篇文章有資料不足之處,像我們醫科成績永遠比其他科系高出甚多,可是沒有納入醫科及牙科及清華交大政大陽明成大等傳統名校錄取比例,只有看台大是不準的,作為中部第一名校以及日據時代台灣人唯一能念的高中來說,台中一中不一定非要念台大不可,因為台大只有醫科,牙科,電機及法律四個科系我們尚且看在眼裡,其他我認為不一定是台大就是比較好,選校重要,但是選系更重要,最重要的是看最後一張畢業證書,淺見供大家討論參考,謝謝!另一方面來看,台大的資源是別間學校沒有辦法比較的,這是無庸置疑的。除了直接影響到入學分數,間接影響到的是學生價值觀以及個人特質。
一點點小小的意見提供大家參考^^
來到台大,如果採計國中、高中同學+水利大樓=台中校友大本營...特別想提的是,有些學校升學成績並不那麼好,但是買一些前段學生,來凸顯升學率...,誤導了很多家長,他們等於來陪讀的,我覺得這風氣很不好,現一些市立高中也開始這樣搞,實在很不好...
http://www.ptt.cc/bbs/SENIORHIGH/M.1377111717.A.C2D.html
竟然沒有『國立斗六高中』!
『斗六高中』好像也是全臺少數
公立第一志願,男女合校的高中!
除了近幾年雄中成績壓過北一女中一中之外
別忘了學生來源跟應屆人數也是有差的
每個人的問題都能中肯的回
得到很大的幫助!
謝謝您!
沒有個申指考上台清交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