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核四,民進黨反核四的立場一直都沒有變」,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澄清,2000年陳水扁總統停建核四,採用行政權做裁量;但是在野的國民黨與親民黨利用國會多數優勢,以立法權脅迫政府就範,民進黨不得不宣布「有條件復建」,如果民進黨能夠掌握國會多數,不可能讓核四復工。
「其實,國民黨主張『先讓核四完工、安全無虞才商轉』,根本是多餘的,一旦核四完工,就必定會商轉,那只是馬英九的緩兵之計。」柯建銘坦言,民進黨不是無厘頭的反核,核能並非萬惡不赦,它有其時代背景與意義,但是現在「非核」是世界潮流,特別是福島核災之後,國民黨的核能觀竟如此out of date,更讓人合理懷疑,核四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巨大政商利益。
民進黨於2010年3月,蔡英文擔任黨主席時主張2025年「非核家園計畫」,並提出「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但始終被擋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柯建銘多次向國民黨反映,直到去年新國會開始,藍營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示意不會再阻擋該法,但該法出得了程委會,卻被卡在院會一讀,藍營希望綠營「緩一緩」,等陳冲內閣提出院版對案,屆時再併案審查。
然而,一個會期過去了,政院版「非核法草案」無聲無息,柯建銘不想再等了,林鴻池面對行政院食言,不方便強力杯葛,如此,民進黨版非核法排入委員會進行「大體詢答」及「逐條審查」,柯建銘批評,國民黨如果也要非核化,就該盡早提出院版草案,但新任閣揆江宜樺到目前為止卻沒有表態。
綠版「非核法」進入委員會後,扮演重要推手的立委,是將反核職志做為「社會運動」的鄭麗君。她接受本刊專訪時說,核電是「需要與否、不是漲不漲電價的問題」,台電與擁核者認為沒有核電就要漲電價,是恐嚇的說法。
鄭麗君指出,以台電目前新建電廠投資計畫,包括核四共有十項,核四已經花了2千八百多億元,還是個無底洞,估計可提供275萬瓩;反觀彰工火力第一、二號機組,僅投資505億元,即可增加160萬瓩;林口電廠更新擴建計畫,可增加240萬瓩,只花1千5百多億元,顯示核四砸數倍於其他電廠的經費,發電量未成正比。
重點是,台電總計要投資7862億元新建電廠,核四占去2839億,還有5千多億元是用於興建其他電廠,「如果核四能解決台灣用電問題,何必再去新建電廠」,鄭麗君表示,核電向來不是台灣電力供應的最大宗,要以其他方式填補核電缺口,並不困難。
再者,台灣到底需要多少電、沒有核四就要缺電?鄭麗君批評,台灣整體電力需求預估,只有台電在說話,但是國人有無思考過,台電也可能會說謊,刻意高估用電需求。因為,長期缺少公正的第三方參與用電評估,等於台電說電廠應該蓋多少,國家就出預算蓋多少,國家的電源開發計劃與預算完全被台電把持。
除了「高估用電需求」,台電還「低估供電能力」。根據台電的資料,核能在台電的發電裝置容量比例,只占約15%,即便是淨發購電量,也只約占20%。而且興建核四的原始目的,是要替代其他核電廠,不是再加入運轉,因此核四並不會增加核能的發電量,更談不上有無核四,就要漲或不漲電價的問題。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曾經在國會答覆鄭麗君質詢時說,電力備載容量只要有7%,就不會限電,核電學者梁啟源則認為7.5%就不會限電,然則現在備載容量卻動輒在20%以上,顯然台灣電力發電量,遠超過用電量甚多,換言之,「台灣沒用到的電很多,根本不缺電」。
鄭麗君直言,核四創下國內單一工程被監察院糾正次數最多的紀錄,共7次。它從統包到分包,數十個包商,機組與零件都是拼裝車,變更設計1536次,美國大廠奇異公司,僅不同意變更次數就達632次之多。
她認為,反核四不是從國家財務角度出發,如果花錢能解決問題,那也無妨,真正的癥結在安全,還是蓋在最危險的火山與斷層帶附近。「最該改革的是台電,核一、二、三廠的除役還需要縝密計畫與經費,台電卻還漫不經心」。
針對外界批評民進黨沒有替代能源政策,柯建銘則說,民進黨的「非核法」草案都有詳列,該法也是本會期的優先法案。
台電新建電廠投資計畫
計畫名稱 |
新增裝置容量 |
總投資金額(元) |
核能四廠興建計畫 |
275萬瓩 |
2839億 (繼續追加中) |
彰工火力第一二號機發電計畫 |
160萬瓩 |
505億 |
林口電廠更新擴建計畫 |
240萬瓩 |
1525億 |
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畫 |
160萬瓩 |
580億 |
大林電廠更新改建計畫 |
160萬瓩 |
1192億 |
通宵電廠更新擴建計畫 |
72萬瓩 |
916億 |
萬大電廠擴充暨松林分場水力發電 |
4萬瓩 |
83億7千萬 |
大甲溪發電廠清山分場復建計畫 |
37萬瓩 |
173億 |
風力發電第四期計畫 |
1.5萬瓩 |
12.8億 |
太陽光電第一期計畫 |
2萬瓩 |
36億 |
總計 |
1111.5萬瓩 |
7862.5億 |
整理:李彥謀
監察院歷年對台電核能電廠之糾正及彈劾
2013年1月 |
台電第四核能發電廠採購之可撓性金屬導線管採購作業顯有諸多缺失,未落實相關檢驗作業及品保要求,核有違失,依法提案糾正。 |
2012年8月 |
台電公司未落實「核四工程品質保證方案」,諸多施工弊端糾正案。 |
2012年3月 |
台電核四工程施工弊端以及經費暴增;另經濟部監督不周糾正案。 |
2011年7月 |
台電龍門(核四)混凝土採購弊案糾正案。 |
2011年7月 |
台電核能火力發電工程處副研究員周吉村,關於核四貪汙收賄及彈劾案。 |
2011年6月 |
核四廠變更設計,輕忽核能安全,未落實包商監督總弊端糾正案。 |
2003年1月 |
核四廠一號機反應爐基座施工長期偷工減料,更導致焊道發生裂紋弊案彈劾案。 |
資料來源:監察院 整理:李彥謀
<2013.02.28刊載於1356期新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