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陳其邁對上李眉蓁、吳益政2位議員層次的市長選戰,已佔有先天優勢,理應就要獲勝,尤其李、吳二人的條件與資歷並不十分突出,就如「青棒打少棒」,加上民進黨內派系比2018年要團結,問題是,陳其邁要贏,怎麼樣才算是「贏」?這不像激烈選戰說贏一票就是贏,而是必須要有打出某種落差的贏,因為,「躺著」小勝、險勝,應該都不算贏。

除了勝選,陳其邁的選戰目標是什麼?

李眉蓁的論文抄襲風暴,讓她的信用大打折扣,原本基本盤就不多,現在更是雪上加霜,中間選民跑掉是必然的,一些藍營支持者恐也對她意興闌珊,但這些流失的選票,是轉投陳其邁、還是支持吳益政?目前看來民眾黨很渴望接收。

國民黨與民眾黨在藍軍地盤裡爭奪選票,對陳其邁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是陳其邁的任務,不是只有贏得勝選,他有沒有能力拓展民進黨新的票源,或壓縮藍營在高雄的基本盤,為民進黨日後選戰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讓類似「韓流」的風潮沒有再次於港都席捲的機會,都應該是他這次選戰的目標。

有人說,從年初總統大選、到6月罷韓,8月又要補選,一年不到已歷經3次大動員,不只各政黨兵疲馬乏,市民勞師動眾的意願不高,且補選的投票率一向不高,得票數偏低應可預期。綠委鄭運鵬曾說,若拿到60萬票就已不錯。但罷韓創下93萬高票後,這些說法只能當作參考,因為一切事在人為。

蔡英文設下重返榮耀的2個指標

根據網友在「未來事件交易所」的預測統計,多數認為陳其邁的得票數,是介於他自己在2018年的74萬票至韓國瑜的89萬票之間(55元);其次是他的得票數不到74萬票(49元);高於韓國瑜的89萬票有8元;超過罷韓的93萬票僅有7元,顯然外界並不看好陳其邁的爆發力。

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全代會提出4項任務,其中一項就是打贏高雄市長補選、找回高雄光榮。其實可以說,是找回民進黨在高雄的光榮。

什麼是民進黨在高雄的光榮,包括蔡英文2020總統大選獲得109萬票,創下高雄市單一候選人最高得票紀錄;2014年市長選舉,陳菊得票率68%,是民進黨得票率最高紀錄,所謂「重返榮耀」,應該就是這兩個指標。

選情從冷變熱,候選人要抓住時機

很多人說補選選情很冷,但要注意的是,2018年的韓國瑜,到選前4個月才開始發熱;「罷韓」則是連署時熱絡,之後變冷,後來在韓陣營的刺激下又燃起烈火;總統大選,韓國瑜掌有市府公器,但「韓流」在高雄卻是「消風」,只拿60萬票慘敗收場。

換句話說,外在條件會造成選舉內在的變化,當初因為豪雨成災,韓國瑜抓住「5000個洞」、砲轟陳菊市府而崛起;李眉蓁論文風暴,是自己出包,只要是對手,都會抓住機會落井下石,為自己爭取更多選票。

不過,陳其邁的人格特質似乎不是如此,選戰策略較少趁人之危,他的專注力多放在政策與建設上,所以當韓國瑜邀他不打負面抹黑戰時,一拍即合。這一次,他表示與李眉蓁及其爸爸李榮宗都是舊識,與吳益政也熟,因此提議「來場高格調君子之爭」,選後大家還是好朋友。

陳其邁很不政治,3成韓粉支持他

沒有廝殺、沒有仇恨,很難動員支持者出門投票,但並非所有候選人都必須打抹黑戰才能獲勝,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很少打負面選舉,也能獲勝,並衝高得票數。

事實上,曾打敗陳其邁的「韓粉」,對陳其邁並無太大惡感,他們當初是討厭陳菊、蔡英文、吳音寧,反對年改、同婚、東廠,有民調顯示,近3成韓粉是轉向支持陳其邁。

陳其邁也說,當選後只有「高雄隊」,沒有「邁團隊」,是這樣的心態,左右他的競選主軸。如此,外界與民進黨本身,似不應從「票數」的高低,來衡量陳其邁一旦勝選後的輕重。

勝選重定義,上台後開始

陳其邁從上次選舉就喜歡談政策,但公共政策向來「收視率」不高,所以被「口號政見」打敗,這次他不改初衷,沒有惡言相向,亦沒有華麗的詞藻。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鮮少捲入高雄市政的口水戰,走訪高雄時,他視察的是科學園區、看治水、農漁業發展,很不「政治」,他沒有想要以民粹激發得票數,那麼,他的「勝選」,就須從他未來執掌市政的表現來評斷。

會不會執政、有沒有料,從韓國瑜就能借鑒,他荒腔走板、躲避議會質詢、政見跳票、坦承很多口號做不到,「北漂」一事無成,不承認說過「挖石油」等,陳其邁會被以同樣的標準檢視。

如果陳其邁順利上台,2年後的2022就要面臨「連任」的檢驗,若補選打得不夠漂亮,執政能力也平平,黨內初選就有可能被刷掉,邁營喊出「光榮投3次、2年拚4年」,他必須如履薄冰。

 

arrow
arrow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