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二月二十四日起連續三天開庭,讓關在台北看守所將近兩個月的陳水扁直呼「受不了」,不過第三天(二十六日)下午,法官蔡守訓突然宣布重開羈押庭,似乎案情有急轉直下的趨勢,扁也一度精神振奮,以為釋放有望,無奈最後仍敗興重返看守所。

陳水扁落難被關雖不是第一次,卻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一位入監的卸任總統,繼續締造他的「優良性格」|永遠第一。不過就在吳淑珍自承收受政治獻金、陳致中夫婦坦承錢匯海外,以及吳景茂、陳鎮慧等關鍵人物接連認罪,加上黨內同志避而遠之,僅剩下扁和律師群孤軍奮戰。然而照過去的經驗,扁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反而鬥志奇高,因此他也在策劃如何大逆轉,順利脫困,再造「第一」。

回顧阿扁的成長過程及起伏的參政經歷,可稱得上是艱困的一頁,從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台北市議員、台南縣長敗選、吳淑珍車禍、蓬萊島案入獄、當選立委、台北市長、市長連任失敗、參選總統、連任總統成功、黨內奪權、紅衫軍倒扁、卸任後被羈押...,精采的高低人生,敘述了「不服輸」、「逆境求生」是他的基本性格。他能趁勝追擊,也能屢挫屢戰,戰鬥力旺盛,連許信良都盛讚他的毅力。

三級貧戶出身的阿扁,沒有政治的後台,一無所有的背景,讓他很早就感受到「東西要自己爭取才有」,因此在弱肉強食的政壇,他以攻擊代替防禦,在山頭林立的黨內草莽之中,他以陽剛取代陰柔。因為凡事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也就格外珍惜。能理解阿扁過去的成果得來不易,也就不必驚訝他對自己目前處境所做的絕地反攻。

阿扁在上週開庭時,再度緊咬李登輝及台聯曾收受共產黨三億資金、爆料馬英九的親密光碟、檢察官吳文忠知情卻不偵辦等等,都是一些與扁案不相關的情事。火花四射讓人以為扁得了妄想症,或是精神錯亂下的囈語。扁的辯護律師鄭文龍、石宜琳也要求更換法院審理、質疑筆錄有問題等,讓外界不知扁究竟意欲何為。

事實上,扁的精神狀態,挺扁與反扁民眾各有主見,被稱為扁國會代理人的立院總召柯建銘就表示,「扁思路清楚,精神狀況絕對沒問題」。如果扁的頭腦清楚,那麼他之所以爆料,應非天馬行空。在這些虛招當中,有資深人士解讀,其中應隱含其他真實目的。這是扁在為自己脫罪之外,還要打擊檢調與司法、順道重創馬政府的一石三鳥計劃,而此計畫的總設計師,就是扁自己。

事實上,在阿扁出了「台灣的十字架」第一本獄中書之後,就將全部精神放在法庭的攻防之上,扁不僅親自逐行閱讀卷宗,記下重點,擬定答辯文,甚至對於可能的法庭程序及必要的干擾措施也早就胸有成竹。知情人士透露,扁案律師對於扁能迅速進入司法狀況頗感不可思議,甚至有自嘆弗如之慨。

以過去律師工作的經驗對陳水扁的人格養成與定型,是有很顯著的影響。在許多法律案件中,律師如果發現自己代理的這一方勝算不大,為了在可能範圍內減少當事人的損失,局部的退卻以換取和解收場是必要的抉擇。因此在做決定之前,律師常會評估該案有多少勝算,所以精明、務實就是成功律師必要的人格特質。

一旦判斷己方有絕對的勝算,律師通常會建議當事人乘勝追擊,取得所能獲得的最大戰果。所以祇要有獲勝把握,就要爭取最大勝利,過程中不自覺地表現冷酷無情、或施展戰術技巧,都是正常且常見的現象。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那麼就從程序下手,先拖垮對方與檢調的耐心。因此律師需要有好戰求勝的特質,也要有避險求生的能力。這些特性無形中都對阿扁的性格作風產生潛移默化之效。

證諸阿扁從去年八月十四日承認資金匯往海外後,他先不斷地尋求戰鬥,並下鄉走透透,試圖捲起挺扁的人氣來爭取勝利。十一月初被羈押後,則開始避險,甚至在十二月底二度羈押後,將矛頭對準黨內同志、李登輝與台聯等對司法較無影響力的在野陣營,也不像以往高分貝地抨擊國民黨的政治迫害。而這些舉措,仍是按照他律師性格的模式進行。

始終強調「做什麼,像什麼」的阿扁,有人認為他把卸任總統的高度做小了,不過熟稔扁行事風格的相關人士表示,扁的善變也讓他對於角色轉換適應的相當快。他擔任過諸多不同的職位,這些對扁而言祇是過程,是獲取權力的媒介而已,因此他不會常自戀於「第一名的市長」與「第一位政黨輪替的總統」。現在祇不過是新一回合的戰鬥,是政治鬥爭的延續,他可以為了釋放,當著審判長蔡守訓的面落淚,是他認同自己的身分與處境的表現。

對於扁拋出一堆議題,在政治圈已非秘密,外界認為扁打烏賊戰、拖延戰與悲情戰,希望能僥倖重獲自由。然而,出獄對扁有什麼好處?他要到處去輔選嗎?還是繼續興風作浪?政壇人士指出,扁想要翻身,但不是出獄就能解決,畢竟現在他被「四大案」壓得聲名狼藉,沒有新戰功將難挽頹勢,而扁很清楚這個戰場已不是他過去熟悉的選戰,而是他在法庭上強調的「人權政治」。

以台灣這樣一個法治尚未臻成熟的國家,人權正是扁要開發的新處女地。扁在上次出庭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談論的就是台灣司法的不公。若能持續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才能將人權訴求傳遞出去,也許明天就會有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媒體前來。

扁或許盤算,若引起國際人權組織或國際特赦組織的關心,就會讓台灣司法的體系受到國際檢驗。前不久美國在台協會前任理事主席夏馨來台訪問並演說,講的也是扁案的司法過程有侵害人權之虞,此表示美國民間開始轉向關注扁案發展。如果人權團體向美國國會甚至國務院施壓,屆時台灣司法界某些未盡人道的情況可能躍上國際媒體,扁的審判也不再祇是國內新聞,案情對扁就更佳有利。

不僅如此,若台灣司法、人權議題被廣泛報導,不僅司法將被迫改革,連帶受衝擊的可能就是馬政府,因為過去國民黨長期執政的結果,方造就泛藍勢力為多數的台灣司法界,且經常以有色眼光做政治審判。這樣的訴求,不僅容易引起國際注意,在國內甚至是對抗國民黨有利的選舉文宣。

可以說,接觸國際媒體才是扁此次與院檢過招最厲害的一手,影響力可能無遠弗屆,雖然新聞版面卻比不上李登輝、「親密光碟」來得矚目,卻是標準的聲東擊西。此事曾讓蔡守訓警覺到,當庭詢問扁是怎麼一回事,所以蔡守訓已觸摸到扁的內心前緣,立即在日昨由看守所,將扁的「特見」由一天一次,改為一週一次;但祇要有機會,預料扁繼續接受國際媒體的訪問是不會少的。

阿扁出庭看似步履蹣跚、不修邊幅,然法庭攻防還兼具深層複雜的政治謀略,無怪乎他會自嘆黨內人士對待他的方式令他了然於胸。不過民進黨某些派系也許不領情於扁將要為他們所開闢的新戰場,寧願選擇目前與馬政府在經濟與兩岸做街頭巷戰。

無論如何,扁絕非用「困獸猶鬥」去形容這麼簡單,他用律師的手法搞政治,將施政搞得如同接案子;然而現在扁身兼被告與律師雙重身分,回到真實的法庭,如魚游東海般自若,手法操作更得心應手。喜歡創造「第一」的阿扁,正在為自己做大逆轉,他的出手,全台連鎖效應,扁案的精采,正要開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