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李彥謀

由民進黨與台聯黨共同主辦的台灣民間國是會議,第一階段「財經情勢與社會安全」已經落幕,會中得出多項結論,不僅批馬劉政府的政策失當,黨主席蔡英文更直接挑明劉兆玄內閣應該全面大幅改組,以挽救瀕臨頹危的經濟情勢。

為了迎接這場與馬政府的「文鬥」,民進黨從年前就開始籌畫,更在台北、台中與高雄舉辦三次籌備會議,臨淵履薄的審慎不言可喻,因為內外壓力都讓民進黨不能再犯錯。不過兩天會議下來,國內諸大媒體皆以大篇幅來報導,對該黨而言是下台之後難得的好現象,應會帶給往後第二階段或第三階段會議的信心。

祇是,博得媒體版面還不完全是民進黨再起的信心泉源,在民間國是會議順利落幕的表面下,卻隱藏不少隱憂。首先還是扁案的持續發展,特別是近日扁將矛頭對準黨內,拋出為黨募款競選經費不計其數,黨內大員如陳菊與謝長廷都收到數千萬元不等,若這些經費將來被特真組或檢調單位查出是來自國務機要費或貪污所得,那麼不僅黨內重要人士難以倖免,民進黨也可能面臨崩解危機。

不過阿扁一方面對外透露資助黨內的祕聞,卻也不忘施予一點甜頭。在「國是會議」召開的前一週,扁先表示「台灣建國會議」取消,等於給蔡英文一個極大的面子,蔡與黨內鬆一口氣之餘,要過河拆橋恐怕不容易,這個人情確實會給蔡英文兩難。

但是扁也沒有好人做到底,既然建國會議延後,獨派應該可以對「國是會議」共襄盛舉,但兩天會議卻不見傳統獨派大老的身影,彭明敏、黃昭堂、吳樹民、高俊明、姚嘉文等全部缺席,近扁遠蔡跡象浮現,是民進黨另一個隱憂。

沒有獨派人士的參與,讓「國是會議」少了深綠的代表性,若觀察此次出席代表,民進黨與台聯將近各佔一半,台聯動員各縣市黨部主委,也透過群策會與李登輝學校系統邀集相關人士,不過獨派多已不在台聯邀請名單中,顯示台聯在轉型為中間偏左政黨之後,獨派與台聯及李登輝的關係已經疏遠。

獨派對「國是會議」冷眼旁觀其來有自,蔡英文在十八日晚間先邀請台灣社、台教會、台獨聯盟、台灣之友會等本土社團大老餐敘,但是黃崑虎、黃昭堂、吳樹民都另有行程不方便出席,讓蔡英文這場春酒喝得苦澀。她原本希望藉此機會,鼓吹本土派參與「國是會議」共同凝聚共識,為後續的社會運動暖身,現在看來已經亮起紅燈。

不僅如此,由「守護台灣大聯盟」重組的「台灣國家聯盟」,從二月起就陸續舉辦「台灣人權」、「台灣主權」與「台灣經濟」危機三場論壇,很有與民進黨中央互別苗頭的味道。獨派沒有民進黨或許還能自力更生,但是民進黨還有沒有本錢在缺少獨派的支援下重振雄風,恐怕難以樂觀,尤其社運場子若少了獨派的動員,場面是否好看,令人存疑。

請不到獨派大老,民進黨所邀請的人士,有前扁政府財經官員,如吳榮義、陳博志、胡勝正、施俊吉等人,以及前主席許信良、蘇貞昌與會,不過呂秀蓮、謝長廷、游錫堃等老天王並未參加。黨中央或許擔心沒有夠份量的同志參加,因此特地發函下達動員令給黨籍立委,要求黨團三長必須全程參與,其餘立委須至少參加兩場。儘管如此,黨團三長柯建銘、李俊毅與高志鵬並未全程出席,黨籍立委的實際參與也稀稀落落,某些立委提前離席,還在會場門口被電子媒體堵著詢問阿扁獄中絕食的題外話。

黨紀對立委構不成拘束力,是另一個隱憂,此不僅是對黨中央威權的警訊,也消弱了蔡英文的號召力。一位扁系立委就直言,這次的「國是會議」模式與以往不盡相同,「哪有要我們一直坐在台下聽的道理,一些經濟衰退數據都已經公布,要對抗執政黨的顢頇,就要大鳴大放,才能激起人民的上街頭的決心。」

若無法在民間產生共鳴效應,民進黨往後的社運之路確實荊棘滿布。「國是會議」主要目的就是要將結論做為社運的理論基礎;然而這個以民進黨、台聯為主,前朝政務官、偏綠學界為輔的會議,卻將「社運路線議會化」。有與會人士私下認為,「國是會議」應該結合各工商團體與協會,討論在馬政府無法解決經濟問題後,街頭運動所要動員的策略,而非把經濟現況與財經理論重述一次。

這次「國是會議」採取「主談人」與「與談人」的方式,像是嚴謹的學術研討會,主講的幾乎是博士級教授學者、還有中研院院士,談論著財經專有名詞與分析統計資料,「這種會議出了台北城,很少有綠營的支持者聽得下去」,某南部立委如此認為。

「會議形式台聯化」也是另一項觀察的指標,據瞭解,過去台聯的政策研討會或者群策會的學術研討會,就是採取這種模式,地點也多在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由這次的規格顯示出,台聯對「國是會議」的參與度頗深,這與蔡英文要擴大在野結盟,不惜降低姿態與台聯合作,因此接受台聯不少建議有關。

但是「國是會議台聯化」讓民進黨立委有些不習慣。就在會議前一天,黨團在立院開議時以杯葛方式阻撓閣揆劉兆玄的施政報告,讓馬英九正好利用此機會拒絕出席。民進黨立委把「議會路線街頭化」,讓蔡英文先前特地在黨中央邀集黨籍立委會商路線發展的會議,形同白搭。

不僅黨中央與立院黨團各吹各的調,高層與黨組織對於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的召開也產生疏離感,多數黨工對於下一階段在何時登場、要討論什麼主題甚至還不清楚,還是經由蔡英文於會後宣布才與外界同時獲知消息;反倒是台聯早已確知將在三月及四月進行第二與第三階段,二階先談兩岸關係,三階再談國家定位與政治體制。此也透露台聯在「國是會議」並非祇是配角,讓最大在野黨的民進黨在未來可能出現領導泛綠陣營的隱憂。

事實上,綠營今年最大的政治突破點是經濟議題,除了借台灣經濟衰退,強力批判馬政府,並刺激民意的反彈,擴大人民認同外,並徐圖年底縣市長選戰勝利。祇是蔡英文在財經國是會議結論中拉高調性,要求馬政府進行「內閣改組」,等於已經為未來的街頭運動定了調,下一階段的結論是否還有新意,且待觀察,況且還要看未來兩階段的會議是不是能炒熱「內閣改組」的話題。

不過國是會議的召開,某個程度還在於能否藉此整合黨內分歧與泛綠團結?前述民進黨的隱憂是否能夠排除祇是插曲,特別是如何將扁與獨派勢力重新匯集,還有接續的二二八紀念日活動、三一四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屆滿四週年、五二0馬英九就職滿週年等一連串的政治議程。民進黨的表現,攸關能否找回創黨時追求公平正義與為中下階層民眾奮鬥的價值,贏取人民的感動,都是嚴格的考驗。

<2009.02.26刊載於新新聞週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mlee 的頭像
    ymlee

    李彥謀部落格

    y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