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中共介入台灣總統與立委大選到底有幾套劇本,不祇民進黨提出「五點質疑」,「商業週刊」在今年7月18日出刊當期即提到「四個步驟」,11月初又有「動員台商輔選馬英九」的相關報導,而美國國會也在八月發表的報告中提到,中國會強力介入大選,並且咬定北京會支援馬英九。
十月中旬,馬英九競選辦公室策略總監朱雲鵬,南下與地方黨部主委商談補助立委候選人經費一事,朱詢問每位立委約需花費多少錢,地方人士表示要視選區艱困程度而定,少則3千、5千萬,多則可能破億;朱聽聞此天文數字表示不可思議,坦率表達以目前中央的有限財力,最多補助立委一人一百萬;地方人士對此大表不滿,抨擊光懸掛一個看板恐怕就要超過百萬。
與朱雲鵬同行的輔選高層,也受到某立委參選人的抱怨,該立委表示為何有人可以得到更多補助,輔選高層僅丟下一句話,「人家的命比較好」,更讓這位立委大為光火,並在轉述給競選幹部時,揚言「國民黨不給錢,要怎麼選?不然乾脆去找鄭立中要錢」。
找國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恐怕是一時氣話,不過說也奇怪,鄭立中於10月28日就率領一群中共國營企業人士來台,他們泰半是中國三大石化公司之一的「中石油」幹部,對於北京希望大陸參訪團多利用上半年來台的指示,似乎有些矛盾;不過他們此行的確相當低調,媒體更少見報導。
這個參訪團「晝伏夜出」兩三天,10月30日終於來了一位大咖,就是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隔天上午,他率隊拜會台灣中油公司,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與相關主管接待;隨後舉行「CPC-CNPC尼日AGADEM礦區合作案簽約典禮」,由中油探採事業部執行長吳榮章及中石油副總裁兼海外勘探開發公司總經理薄啟亮代表簽約。
下午,雙方人馬齊聚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行《石油夢想》4D影片首映。會中,中石油(CNPC)無償授權中油(CPC)《石油夢想》台灣地區播映權,蔣潔敏並將授權書贈予朱少華,亦即未正式公開的「明日案」。
簽約一周後的11月8日,中油將兩項消息公布於專屬網站,但說明非常簡要,搭配四張圖片,沒有發布新聞稿,國內各平面與電子媒體均無報導,相當令人好奇。中油工業關係處新聞組長梁菁菁表示,由於開採案事涉商業機密,還得報部批准,基於保密條款,諸多事宜在政府未核准前不便對外公開。
《新新聞》向經濟部國營會主管中油業務之第三組詢問,張姓科長表示,此案正在國營會,依程序審核中,公文等級屬「機密」,若核可將由部長核批,再報院核定;至於簽約金額,國營會表示類此重大開採案,「金額都不會太低」,但詳細數目依保密原則、在核准前亦不宜透露。
據瞭解,中油於2007年開始在查德探勘,直到今年2月證實第一口井確定可探採到原油,質量均不錯,然而若要興建輸油管運送至鄰近國家,耗資龐大;而中共已在尼日開採原油多年,中油希望建構查德到尼日的輸油管,到尼日再與大陸共用輸油管,同時也投資中國在尼日的油礦,而此合作案就是中油向中石油購買股權的合約。
事實上,這並非是兩岸首次油氣合作案,2007年兩岸擱置主權,由大陸中海油及台灣中油於海峽中線進行探勘,公司設於開曼群島;而這次與中共在尼日合作案若核准,中油將循例在尼日成立分公司,擁有百分之百的股權,避免遇到衝擊時拖累母公司。
消息人士透露,按照程序,合作案應在月內就會出經濟部,加上報院核定時間,12月中、下旬就會定案,此時正是選戰如火如荼之際;然而問題就在核定後,若中共有心介入大選,很可能在透過管道,偷天換日的將資金匯入台灣,而且中油有台電、台水與其他國營事業難以企及的優點,就是海外有據點,同時資金進出龐大,外界較難以窺測。
兩石油公司對此合作案之所以低調,中油表示,一方面是商業機密使然,另方面是不希望在大選前大肆宣揚,避免不必要的政治聯想;中油主動做此解釋,無異此地無銀三百兩,畢竟該案是台灣付錢,純屬「商業行為」,亦不涉及國家主權,若有利於全民,不至於連一則報導也付之闕如。
此外,有關明日案影片授權,大陸以「無償」方式優惠台灣,雖說是十分鐘短片、並不得作商業行為,但是否還得勞動雙方最高層拍板,令相關人士質疑。
再者,蔣潔敏來台方式也飽受批評,消息透露,蔣的身分比照台灣為部會「副處長」級,不祇他,其他一行人出入海關皆走公務門通關禮遇,待遇如元首級,以一般商業人士使用公務門,無怪乎海關人員滿肚子怨氣。
「銜命」來台灣的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10月31日任務結束隨即返回大陸,11月4日中石油集團黨組擴大會議宣布成立董事會,由蔣潔敏升任。消息指出,中石油此時明確化決策與管理階層,亦即央企建立董事會制度,是國資委近年來積極推動的一項政策,選在「蔣潔敏時代」改制中石油,意義非比尋常。
現年51歲的蔣潔敏,是高級經濟師,在油氣產業有近30年的工作經驗,黨、政、國企之資歷豐富,據傳他在完成與台灣中油簽屬開採尼日礦區之合作案,不久後就要調任貴州省委書記兼省長,後勢看好。在中國,國企梯隊就是黨的幹部,重要企業的高管,實際上已經是中央候補委員,蔣也不例外。
國企高管入仕在大陸早有先例,例如前工信部長李毅中,曾任中國石化總經理;前國防科工委主任張慶偉,曾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這些人的特點:多出身石油、電力、航太、汽車、金屬等重點行業;另外,高管入仕為官的地方,通常並不發達,需要發揮自己的舊有優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一旦通過考驗,不但有機會往中央發展,甚至祇要站對邊,不無接班的可能。
據透露,蔣潔敏至目前為止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協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的重建工作,獲得高層讚賞;由於中國將在貴州建置大油管連接滇緬,蔣潔敏若被派往貴州並不令人意外;然而1985年胡錦濤就是在此發跡,其「貴州改革」被譽為是大陸行政改革的濫觴,蔣是否會步上胡的後路,頗受議論。
前副總統連戰創立「兩岸和平基金會」,蔣潔敏也曾藉此平台會見連戰,此次又與國營的中油商談開採案,是大陸高層逐步讓他擴大與台灣政商的接觸面。而且中石油總部位於北京,知情人士指出,「沒有中共最高層級的授意,蔣潔敏不可能來台簽署合約」。
<2011.12.01刊載於1291期新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