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謀
「他到底是怎麼贏的?」這是很多人想到鄭文燦擊敗吳志揚當選桃園市長的第一個疑問。若用「眾人皆醉我獨醒」來形容鄭文燦,應該很貼切,即使選前最後倒數階段,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決定把重兵布署在中彰投,鄭文燦仍向蔡英文力勸,「我真的有機會贏,主席不要放棄桃園,一定要來幫我掃街催票…」。
文◎李彥謀
「他到底是怎麼贏的?」這是很多人想到鄭文燦擊敗吳志揚當選桃園市長的第一個疑問。若用「眾人皆醉我獨醒」來形容鄭文燦,應該很貼切,即使選前最後倒數階段,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決定把重兵布署在中彰投,鄭文燦仍向蔡英文力勸,「我真的有機會贏,主席不要放棄桃園,一定要來幫我掃街催票…」。
文◎李彥謀
「真的很難抉擇,手上的這支筆,到底該在哪個選項上打勾?」本刊所做施政滿意度調查,都會發給每位縣市長一張「自評表」,讓他們勾選最滿意與待加強的施政,以探測縣市長是否與人民心神交會。
文◎李彥謀
全國22位縣市長中,只有6位沒有中央首長與民代的經驗,宜蘭縣長林聰賢不僅是這6位中的佼佼者,更是此次民調總排名前5強、唯一地方鄉鎮長出身的縣市長,而且從上任第一年,就維持高施政滿意度。
文◎李彥謀
「你去拍照傳給我。」幾年前,民眾亂倒垃圾,將南崁溪原本100公尺寬的出海口,堵到只剩30公尺,每逢颱風豪雨就倒灌,於是桃園縣長吳志場上任不久,便對縣府環保局長做了這樣的指示。
文◎李彥謀
如果你眼尖,曾進出台北車站捷運人潮擁擠的大廳,會發現貼在大圓柱的廣告,一幅綠色為背景,斗大字樣-「雲林農業博覽會」映入眼簾。什麼是農業博覽會、為什麼在雲林?「農博」,縣長蘇治芬非常重視,這是她上任第一天就想做的事,既然是農業首都,就沒有理由不來一場博覽會。
文◎李彥謀
8月底,行政院長江宜樺到嘉義巡視康芮風災淹水情況,縣長張花冠一幕「作勢下跪」求預算的情景,外界褒貶參半。「我要帶江院長去看新港下崙,因為那邊的治水還沒做,其他利用八年八百億有做的都不再淹水了,江院長不去看,當然不知道後續六年六百億的重要性。」張花冠解釋。
文◎李彥謀
12月6日,台南市郊區一家燒烤店,還沒到晚上七點,就已人聲鼎沸。地方里長、教師、社會團體及媒體記者群各據地盤,不一會兒,台北市長郝龍斌出現,他主要是來與當地新聞界「相見歡」,希望他們隔日於台南旅展時,多報導台北市的精緻旅遊。
文◎李彥謀
「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這句話頗能形容苗栗人對縣長劉政鴻的看法。大埔事件從星星之火變成燒到整個縣府,劉政鴻大概從未想到,他眼中的媒體「偏頗」與「片面式」報導,以及學生的「威鞋」,最後真的威脅到他在地方的聲望;權力天秤不對等的「縣長告學生」,胞弟「劉政池陽明山竊占國土」的字眼高掛報紙頭版等事件,讓劉政鴻光環不再。
文◎李彥謀
黝黑的皮膚、臉上幾絲皺紋,王乾發從縣長室從容步出會客廳,僅利用陽光透進玻璃的弱光接受本刊專訪。窗戶半僘開的隙縫,強勁的北風足以讓室內空氣流暢,他的澎湖縣府這麼節省嗎?應該說,他更珍惜資源,身體力行綠能減碳。
文◎李彥謀
當「倒馬聯盟」碰上「護馬衛隊」,會迸出甚麼火花?原本11月10日國民黨全代會將上演「威鞋」與「反暴」的對峙,不過當全代會移師台中梧棲體育館後,變成封閉型的室內集會,街頭征伐的機率大幅降低,「護馬衛隊」-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白狼)說,「(護馬)必要性就不高了」。
文◎李彥謀
1986年的夏天,台鐵火車例行停靠台南站,一位年輕的小伙子,與成大的學生一起走出後站,迎面而來的大學路,左手邊就是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午後的街道上,熙來攘往,熾烈的陽光,照在扛著幾袋行李的背脊上,徒步往學校方向走去;「台南,其實也蠻熱鬧的啊」,從建中、台大,居住台北市已七年,如此評價台南,此時準備就讀成大學士後醫學系的他,正是現任台南市長賴清德。
文◎李彥謀
頭上有點亮、白皙的臉龐、斯文的外表,台鐵局長范植谷曾是國家公費考試第一名的優秀人才,也是最年輕的列車長,仕途看好。去年受到台鐵局弊案牽連,以「督導不周」的名義,被交通部長毛治國記過兩次。
文◎李彥謀
始終與馬祖民主運動榮辱與共的無黨籍議長陳貴忠,是從諮詢代表會開始,就在政壇上打滾,他是北竿人,並在有馬祖地中海之稱的「芹壁聚落」經營民宿。對於鄉土的點滴瞭然於胸,此時最讓他念茲在茲的,是馬祖的未來。
文◎李彥謀
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108位好漢,排行第二的是玉麒麟盧俊義,此人原本是宋朝北京大名府的企業家,卻被智多星吳用使計騙上梁山,落草為寇。這段過程曲折離奇,雙方鬥智較勁數回合,邱毅形容,他能將前總統陳水扁家族擊倒,就好比「吳用智賺玉麒麟」。
文◎李彥謀
「美國國慶前夕,一場針對美國電腦中樞系統發動的恐怖攻擊正蠢蠢欲動,目標是癱瘓全美公共設備,這起陰謀的幕後藏鏡人,早就算好了精密計畫,但是他料想不到,半路竟殺出紐約警探約翰‧麥克連,成了他完美毀滅計畫的絆腳石。」
文◎李彥謀
高雄市,2010年合併原高雄市與高雄縣為直轄市,是五都中情況最特殊者,新北市是台北縣直接升格,幅員與人口不變;台中市由兩個省轄的縣市合併,台南市亦同,唯獨高雄市是兩個幅員相異,人口結構、地方財政與制度皆迥然不同的單位組成;當時的高雄市長陳菊,只差沒有臉綠,因為要治理情況殊異的直轄市,「艱苦實在講不出來」。